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的国号为何是“大明”?
国号,大明,明朝明朝的国号为何是“大明”?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朝的国号为何是“大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明朝统治者官方认可的国号为“大明”),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定都建国,至1644年被清朝推翻,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明”,说文解字解释为:“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明,古文朙从日。武兵切。”,关于以日月作为国号,定国号“大明”,来源有多种说法:
1.普遍认为受到宗教的影响,与宗教有关。著名历史学者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被金庸等作家在小说中采用而广为人知),而胡阿祥等人认出自白莲教,源头则是佛教。且朱元璋本人也曾加入明教,手底下有一部分信众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同时也附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相对应。
2.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个人经历的影响。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其中韩山童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政权首领自称“明王”,其子韩林儿自称小明王,朱元璋曾作为其部下,在之后又通过一系列不光彩手段取得了政权的领导地位。以“明”定国号,应当存在安抚人心,显示政权来源的心思。
3.“五德终始说”、“阴阳五行之说”的对统治者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们以土、木、金、火、水相克的原理来阐释社会运动规律, 其终始循环表现出命定论的特征。经学思维模式以先王政典为逻辑起点, 通过崇圣推演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在其理念中把先王的言行视为不可动摇的权威。根据以明喻火,根据元朝起于北方,拿“阴阳五行说”推论,南方为火,属阳;北方为水,属阴;以“五德终始说”,元朝的建立是以“水德”取胜,南方的朱元璋是以“火德”取胜,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对此,史载刘伯温、李善长等明王朝的奠定者均高度赞同。
4.儒家传统文化对统治者的影响。古代统治者对如祭祀等一些重大事件的记载都从儒家经典中循章取义,“大明”一词在儒家经典《易经》乾卦和《诗经.大雅》中早就出现了,在《易经》中,“大明”表示光明周而复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诗经中是歌颂周文王的功业。明太祖朱元璋从目不识丁到自学治国理政,十分尊崇儒学和中华文化,而且从大明一词在儒学经典中的意义来看,也是符合情理的。
当然,以上各种可能因素,本人更倾向于第四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日月并行!
早在朱元璋参加红巾军起义时,凤阳就出现了一个童谣谶语“八个小孩一头牛,日月同行照九州!”
当时天下没有人能参透这句谶语。
“八个小孩一头牛”暗指“朱”。“日月同行”暗指“明”。“照九州”暗指“得天下”。连起来就是一个姓朱的人建立了“明”得了天下。这句谶语看似玄幻,确有传说出处。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贫苦。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一日,他和汤和等七个小伙伴一起放牛的时候。一头小牛犊不幸掉下山崖摔死了。朱元璋灵机一动,将牛尾巴放在一个山缝里,然后八个孩子把牛肉给烤着吃了。
吃完牛以后,朱元璋怕官府追究,就逃离家乡出家了。然后就去滁州投靠了红巾军。
“日月同行”。自古人们认为,太阳负责白天,月亮负责晚上。每日早晚相替,日月各司其职,永不相见。
当日月同天时,预示着是改朝换代,出圣君的时候。
民间谚语“日月同辉,圣人出!”就是这个意思。
“九州”自周武王设九鼎以来,“天下”的另一个叫法就是“九州”。
从大明朝皇帝的朝服可以看出。皇帝“肩担日月”。
历朝历代的皇帝龙袍上,一般只有太阳。太阳属阳,取蒸蒸日上之意,象征王朝永固。特别吉利!
月亮属阴,冷艳冰霜。常伴随黑暗。不吉利。龙袍上几乎都不会使用月亮纹样。
大明的龙袍,这样用“日月”就是说明“日月同行照九州”之意。
所以,大明王朝使用“明”作为国号,和谶语有很大关系。
民间传说,既不是正史也不是野史。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美好愿望。究竟是先有童谣谶语还是先有大明王朝,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在当时朝野对明朝国号出处已经明确,并且达成共识,不存在太多争议。但随着时间推移,明朝国号的由来逐渐又变成了一个争论的话题,持续多年,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最主要的有两种。
其一:明教说
明教也被称为“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的时候波斯人摩尼创立的,因此也叫摩尼教。其认为世界上存有两种对立的力量, 即光明和黑暗,分别代表善和恶。公元六九四年,摩尼教传入我国,被称之为明教,明教又吸收了佛教、祆教、基督教的教义因素。
经过五百多年的民间传播,在中原有了广泛信众,宣扬“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元朝末年,民众不堪压迫,韩山童称“明王”,终率三千明教徒起义。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尊“小明王”为主,也就与明教“明”字结下了不了之缘。小明王死后,朱元璋为了标榜自己的合法性依然沿用“明”这个字。
其二:五行说
中国人相信五行学说,尤其是五行相克理论。当时强调北方是水德,南方是火德,蒙古人是以水德取胜,南方的朱元璋是以明喻火,以明朝取代元朝。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对儒生来说,他们虽然不信明教,但认为明代表光明,分开即是日月,与古代的祭祀礼制相符。而且,明朝起自南方,用阴阳五行来说,南方为火,神是祝融;北方为水,神是玄冥;当时蒙古政权起自北方,正好因应阴阳五行相克的道理,另一方面,上古神话中也有“朱明”一说,正好又应了明朝皇帝的姓氏。
中国历代国号
上一篇:怎样做老面馒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