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歌中的平仄如何把握?
平仄,格律,仄声诗歌中的平仄如何把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人总结出律诗平仄格律为:
以两字为单元进行平仄转换,然后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按照“本句相间,同联相对,邻联相粘”规则灵活掌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懂平仄就说平仄,
不懂的就是娱乐,
同一个老师教的,有清华,北大?
也有初小,高小不同学业?
同一个父母的也有文化官职,
也有种田,养牛?也有肥瘦黑白?看来在没有百分之百懂平仄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体诗对格律要求比较严格,因为它是判断这个作品是什么体裁的基本准则。
对联、绝句和律诗一般是使用平水韵,词牌则以词林正韵为准。
怎么掌握平仄,实际上是基本功,除了多看书、多练习,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练习多了也就能记住了。
另外,对联和格律诗除了可以使用平水韵之外,还可以用中华新韵,但使用中华新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部分入声字,比如:学、出、发、札、失、石、节、白……等等,在同一首格律诗或同一副对联中,是不允许古今混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写诗第一要求应该是诗言志,一篇好的作品必定给人精神上的启迪,缺乏高远立意而空谈平仄押韵只不过就是堆彻词藻罢了。第二写诗是给人看的,如果你的诗作只有古人能看懂,那还不如不写,所以平仄押韵要符合今人语言习惯而不是一味拘泥古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想再出现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必定要找到适合今天的诗词之路,希望诗人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抱歉,不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律绝的平仄格律概念
整理编辑:诗词轩
调配平仄声调以加强诗歌的音乐美,是古典格律的精髓。本章着重讲解律绝中的平仄格律概念
平,平指平直,为平声调汉字。按普通话划分的中华新韵,将平声分为阴平(ā)、阳平(á),两种声调;古人使用的平水韵(中古音)将新韵中的阴阳两声并称为平声。
仄,仄指曲折,为仄声调汉字。中华新韵分为上声(ǎ),去声(à),两种声调 ;平水韵(中古音)另加入声,共三种声调。
由平仄不同的汉字根据一定的规则,排列出诗的格式,这种规则就是格律中的一项。
格律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
格律是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格,通俗来讲就是格式、格局,主形;律,即音律,主韵。
来由
格律本来自音乐,在音乐散佚后,经研究者总结古诗歌的共同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
古今声调演变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入声
唐宋时期,官方使用的语言系统为中古音音系,不同于我们现在使用的普通话音系。
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至普通话全面普及,入声全部分入新韵四声中,如下图: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区别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 去声是降调, 入声是 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 不平就是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