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官渡之战前曹操收编了30万青州军,为何在官渡时只用2万人迎战袁绍?
青州,袁绍,兵力官渡之战前曹操收编了30万青州军,为何在官渡时只用2万人迎战袁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那些历史研究者们,仍然跳不出绝对理性逻辑的怪圈子,他们从形式上完美无暇的思维逻辑出发,先入为主地断定历史上一切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当事人在绝对理性的支配下发生的绝对理性的事情。据此,历史上的一切看似不合理或者原本就不合理的事情,都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被解释成绝对合理和完全符合理性思维逻辑。
下面,就让我们全方位地考量官渡之战的性质演变,以便能够更加准确地审视当时曹操的参战兵力状况。
官渡之战最初是一场阻击战,对于曹操而言,200年的官渡之战最初只是被当成是一场阻击战而进行的,阻击的目标是挡住袁绍10余万大军南下许昌。但是,战争的结果却大大超出双方所料,袁绍没有想到的是其占据绝对优势的主力居然全军覆没,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战争结局是歼灭了袁绍的主力。
《三国志》武帝纪中明确记载曹操兵力不足一万,而袁绍则有十余万众。可是最早作注的裴松之却根据自己的揣度,认为曹操想要歼灭袁绍主力而其在官渡的兵力不可能如此之少,当然,这是一种臆测和事后之见。
因为,在交战之初曹操只是想要成功地阻断袁绍南下的势头,并没有将全歼袁绍主力当成是作战目标,因此,用不足一万的兵力对十倍于己的兵力进行阻击战是可能的。
比如第二次希波战争中,斯巴达人用三百名战士和约六千名盟邦军队几乎阻断了希腊二十万大军从温泉关南下。
而裴松之认为曹操兵力不可能如此之少,则正是因为他只看到了歼灭袁绍主力的结局,因此据此向前推以为不可能用不足一万的兵力歼灭袁绍八万主力,而事实上,在袁军粮仓被烧、全线动摇的情势下,曹操用不足一万的兵力发起全线反攻,是在用高昂的士气重击垂头丧气的袁军,在此种情势下以一杀十并非不可能。
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曹操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官渡之战中只投入不足一万的兵力,他们的想法是曹操此前已经收编过三十万青州兵,因此兵力即便有所损耗也绝不可能如此之少。
而事实上,当时的曹操身处四战之地、对袁绍整体上采取防御姿态,至少有五个地方需要驻扎兵力防守:西边的长安驻守一部分兵力防御袁绍右侧、东边的青徐二州驻扎一部分兵力防御袁绍左侧、大本营许昌驻扎一部分兵力作战略预备队、南阳的宛城驻守一部分兵力防备刘表、还有当时的汝南刘备势力也需要分派一部分兵力应对,袁绍的一支几千人的骑兵深入腹地骚扰曹操的运粮部队也需要分派一部分兵力应对,这样加上官渡,曹操至少要在六个战略点上布置兵力。
当时曹操的总兵力经过作战损耗和自动精简之后不超过十万,一些学者在仔细分析之后认为官渡之战时曹操的总兵力只有6.9万,却需要分散驻守至少六个地点,因此,对于在对袁绍方面整体上处于防御姿态的曹操而言,其最初的作战设想是有效地阻断袁军南下的势头,以保守住既有领地才是真正的作战目标。
这样算下来,曹操为在官渡这个点上阻断袁绍南下,集结起不足一万的兵力是合理的。倘然真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为了与袁绍主力对决而集结起3、4万兵力,这就与裴松之的事后之见和想当然的说法没有什么两样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目有两个问题。
第一青州军并没有30万。第二官渡之战曹操不是2万人。
先说第一个问题。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当年冬天,将青州黄巾军击败,获降卒30万,人口百余万。
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但是曹操并没有把所有的30万俘虏兵都编入军队,而是挑选其中的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也就是说,青州兵是从30万青州黄巾军中挑选的精锐。那肯定没有30万了。
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呢?
我们分析应该有10万到15万人。
从公元192年到200年,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陶谦、吕布、张绣等展开了一系列战斗,青州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其损失应该也是十分巨大的。我们按照50%的伤亡率,经过8年奋战,到官渡之战的时候,青州军还有5到7万人。
也可能是曹操与吕布在山东混战的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灾荒,缺乏粮草,军队减员严重。总兵力可能只有3万人。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不到一万人。
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而且有百分之二三十是伤员。
这个记载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曹操的兵力为什么这样少!
有可能曹操在后方布置了一万人左右的兵力,防备刘表和袁术的偷袭。导致官渡前线的兵力过少。
从荀彧与曹操的书信也能看出,官渡曹军兵力的窘迫。
太祖軍糧方盡,書與彧,議欲還許以引紹。彧曰:「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閒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曹操准备向许都撤退,荀彧说,现在是关键时刻,你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坚守不动,已经半年了,形势必将发生有利的变化,不可错失良机。
袁绍军10万人。十分之一,可不就是一万人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所谓“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只不过是乌合之众
曹操占据兖州后,来自青州的黄巾军是一大威胁。
青州向来是黄巾军盘踞之地。虽说张角已死多时,但太平道教徒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在军阀混战的背景下,黄巾军声势重振。黄巾军作战流动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流寇”色彩,不时四处出击,打击官兵。青州的黄巾军几乎就是一个流动的部落,除了三十万战士外,还有上百万的随军家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