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袁绍为什么不和袁术合伙灭了曹操?其实他们矛盾太深巴不得对方死?
袁绍,兖州,豫州袁绍为什么不和袁术合伙灭了曹操?其实他们矛盾太深巴不得对方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袁绍为什么不和袁术合伙灭了曹操?其实他们矛盾太深巴不得对方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说到袁术和袁绍小编一直觉得这两个人是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因为他们经常性地各自为政,自己玩自己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的,他们两个还真的是兄弟关系了,但是这两个人却从来都不联手的,在三国时期也是前前后后被曹操给打灭亡了,有的人要问,既然是兄弟,为什么不选择一起合伙把曹操给灭了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利益纠葛二字了,话说袁术袁绍都盼着对方死呢?那么这都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很多人都很好奇,袁绍和袁术本是兄弟。而且在汉室中落之时,一个割据河北,一个霸占了淮南,恰好从一北一南夹住了盘踞在河南的曹操。但是两兄弟却无意联合灭曹,而是始终窝里横,最后让曹操渔翁得利,将两兄弟逐一消灭。今天这里就来谈谈袁氏两兄弟的恩怨情仇史,以及他们兄弟二人与曹操的那段故事。
先介绍一下袁绍、袁术的背景。很简单,都是四世三公出身。但袁绍是庶出,并且被老爹袁逢过继给了叔叔袁成。稍微懂一点宗法制的都知道,一个家族的大宗和小宗在地位上差别特别大。像袁绍这种本来就是小老婆生的,而且还过继给了小宗的人,他的发展前途必然没有袁术这种嫡子出身的大宗来得顺利了。因此袁绍的性格非常的孤傲,经常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他的傲气,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内心自卑。
并且,袁术还很瞧不起袁绍。他就曾经酸溜溜地讽刺过袁绍,说他是『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基本上就没把这个庶出的哥哥当作兄弟,而只是把他当奴才。试想内心傲气的袁绍,岂能跟骂他是“家奴”的袁术搞好关系。
你鄙视我,我就一定要超过你,我就是要让你知道,我比你强!——袁绍
不过要强调的是,袁术瞧不起袁绍,但袁绍毕竟也是四世三公出身,虽然是庶子,那也比刘备这种编草鞋的普通老百姓要爬的快的多!到了公元189 年,袁绍和袁术两人都已经身居高位。其中袁术掌管着虎贲军,手上有兵权;袁绍差一点,但也是大将军何进的铁杆心腹。试想何进如果不死,袁氏兄弟的仕途一定是一帆风顺。
岂不料,何进被宦官杀死。朝廷大乱,又过了没多久,董卓进京,靠着小把戏糊弄住了袁氏兄弟为代表的京城实力派,成功地控制了洛阳朝廷。
董卓控制朝廷后,袁氏兄弟还算有骨气,一个在朝堂上怒斥董卓,逃出了洛阳,跑到了渤海郡;一个则直接带着虎贲军跑路,逃到了荆州的南阳郡。各自扯旗反董,利用袁家的声望在当地招兵买马。
公元190 年,十三路诸侯讨董卓。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对这一段都不陌生,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精彩得很啊!可实际上正史当中记载的这次讨董战争,和小说还是很不一样的。
具体有哪些不一样呢?太复杂了,在这里长话短说。在演义中,十八路诸侯齐集一处,组成讨董联军;但是在历史上,十三路诸侯并没有聚集在一起,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齐聚一堂,实际上没这回事。比如说冀州刺史韩馥就在邺城负责后勤,他没去;豫州刺史孔伷没俩月就去世了,他也没干过什么具体讨董的事情。真正备战,与董卓开战的就是三路人。分别是袁绍主持的河内联军、曹操等人主持的陈留酸枣联军,以及由袁术主持的鲁阳联军。
在这三股势力当中,以聚集在陈留酸枣的人马最多,但有这伙人没有号召力;而有号召力的袁氏兄弟一个在河内,一个在鲁阳,都在等着酸枣联军来找自己当盟主。结果在酸枣会盟的那帮人没去鲁阳找袁术,而是找了袁绍(因为袁绍离得近),这一下就把袁术给惹毛了!
为什么呢?因为论名望,两人都是汝南袁氏出身,算是平手;但如果论职务,袁术是领着虎贲军的后将军,袁绍只是一个渤海郡太守,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如果再论两人的出身,袁术是嫡次子身份,袁绍是庶出并且过继了,两人的身份差距巨大。
现在袁绍是盟主,这在袁术看来,简直不能忍啊!凭什么家奴也能当盟主?!这件事因此就成了兄弟两人的膈应,而且这个膈应一辈子都没有消除。
又过了一段时间,董卓听说二袁反董,就把京城的袁氏一家几十口都给咔嚓了!身为盟主大人袁绍一步不出,在河内苟安。远在鲁阳的袁术急眼了,毕竟他是袁家的嫡子!杀父之仇岂能善罢甘休?!
于是袁术大手一挥:“给老子打!”
袁术派了谁去打董卓呢?这人不是别人,江东猛虎孙坚也是也。
孙坚得令之后,一鼓作气打进了洛阳,半路还替关公斩了华雄。董卓吓坏了,先把汉献帝送去了长安,他自己在临走之前,到处搜刮金银珠宝,不仅把东汉皇室的祖坟全给刨了,而且最后还放了一把大火,把洛阳城也给点了。
等到袁术和孙坚到了洛阳时,整个洛阳被烧得精光。不得已,袁术和孙坚只得退兵。但是他俩退兵之前,把东汉皇陵平整了,算是干了一件好事。
袁术出兵洛阳,赶跑了董卓,还把被董卓祸害一番的历代先帝黄陵给整平一番,这让他在当时士族的眼中,赢得了赞誉。
反观袁绍统领的酸枣这边,大鱼大肉,夜夜笙歌,没人打算去讨伐董卓。曹操和鲍信看不下去了,就去追董卓。结果两人被徐荣修理了一番后也老实了。紧接着,酸枣联军的屯粮吃完了,诸侯各自回家。袁绍回去后,打败了冀州刺史韩馥,霸占了冀州,然后还是没有兴复汉室的动作。
众人一看,袁绍这个盟主也太挫了吧?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没能力修理董卓,就欺负自己人?散了吧,别跟他混了。(曹操仍然跟袁绍结盟)
袁绍一看大伙都不理他了,于是想出了一个很招人恨的主意:他说远在长安的汉献帝刘协不是汉灵帝的儿子,皇纲不正。于是他想再拥立幽州刺史刘虞为皇帝。并以刘虞为皇帝,奉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想法还是很有创意的,但是刘虞本人不答应。
为什么不答应呢?因为刘虞心里明白,袁绍这厮立他为帝,他就是个傀儡。如果让袁绍得逞了,大汉危矣!并且刘虞做过宗正,汉献帝是不是汉灵帝的儿子,他心里清楚。刘家谁来当皇帝,轮不到袁绍做主。于是刘虞坚决得谢绝了袁绍的“好意”,表示自己对当皇帝这事没有兴趣。
既然刘虞不想干,袁绍也就不再坚持了。然而远在南阳的袁术听说此事后,那个意见可就大了去了!袁术认为,董卓之所以被称为乱臣贼子,就是因为他废立皇帝。现在你袁绍也来这一出,你与董卓有何区别?并且再说了,立傀儡当皇帝,要干也得我干呀!袁绍算老几?凭什么听你的?于是兄弟俩就因为这事,矛盾就开始激化了。
既然矛盾激化了,那么战争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首先出招的是袁绍,他出兵豫州,与孙坚争地盘(孙坚被袁术表举荐为豫州刺史)。袁术派兵增援孙坚,跟袁绍有仇的公孙瓒也派堂弟公孙越参战。结果交战中,公孙越被袁绍打败,兵败自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