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腾讯公益一元买画?
自闭症,画作,腾讯如何看待腾讯公益一元买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腾讯在2017年8月29日发起了一个活动,一元买自闭症儿童的画,不仅刷屏朋友圈成功募捐到1500万,并称这笔钱将会捐助给某个培训机构,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昨天早上,极客君照例打开微信朋友圈,想着迎面而来的大概会是七夕节留下来的各种「恋爱的酸臭味」,结果刷出来的都是一张张格式相同的图。难道一晚不见,秀恩爱都秀出固定格式了?
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到满屏一毛一样的图,好奇心驱使着极客君扫下了那个二维码,进去以后才发现,这原来这是由腾讯公益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名叫「小朋友画廊 」H5 。
这个 H5 一共收录了 36 幅画作,参与活动的用户每购买一副画作,就向腾讯公益平台上的「用艺术点亮生命」公益项目捐赠任意数额的款项,并得到一张电子版的画作当屏保。
而之所以被叫做「小朋友画廊」,是因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画作作者虽然年龄从 11 岁到 40 多岁不等,但都不幸患上脑瘫、自闭症等精神智力障碍。
一幅幅或明快或简洁的画,再加上背景音《Vincent》这首描绘梵高这位同样身患精神疾病的美术怪才,人们很快地走近了这些「小朋友」们的内心世界,与之共鸣。值得一提的是,每幅画的下面和购买了画作之后都有一段作者的语音,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作者的心声。
▲「小朋友」们的画作
产生共鸣之后,由于微信钱包的存在,人人都可以用一元钱将自己的爱心兑现,然后将截图发至朋友圈,最终形成了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应。
据了解,这次活动由「小朋友画廊」 H5 中展示出的全部画作都是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WABC)从学员画作中选出。而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团队也是抱着一个非常简单的目的:
让这些「小朋友」们通过画和世界对话,所以在整个 H5 中,画作永远是主体,尽可能突显画作本身的美;在参与方面,为了将门槛降低,团队也设置只用一元钱就可以购买画作。
▲认真作画的「小朋友」
所以,一个二维码、一个 H5 页面、一元钱微信支付大大降低了普通大众参与慈善的门槛;界面上,一个真实的人、一副生动的画让捐款人与受助群体的距离大大拉近,而这种真实感也让更多的人信任这次活动;微信 9 亿用户的平台加上画作本身的文艺感,也容易吸引大众通过分享到朋友圈这种行为来显示自己的某种价值观。
最终,经过 5 个多小时的爱心接力,在昨天下午 2 点 40 分左右,这次「用艺术点亮生命」公益项目成功筹集到了人民币 1500 余万元,参与捐款的人数超过 580 万人次。
质疑声随之而来,「小朋友」是另一个「罗一笑」吗?
5 个小时募集到 1500 万加上昨天上午疯狂地刷屏,这场全民关注的网络慈善可谓是大获成功。但是前科累累且不断遭遇信任危机的慈善事业,面临来自各方的质疑是免不了的。
▲「郭美美」事件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一次毁灭性打击
去年 11 月 25 日,同样是在微信朋友圈,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同样刷屏,顿时引发全民同情与捐款。然而在 11 月底,剧情开始反转,罗一笑父亲罗尔的三套房和卖文救女的事被曝光,让这一家人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同样遭受冲击的,还有本已脆弱不堪的社会慈善体系。
▲罗一笑生前照片
于是在昨天下午,质疑声果然也随之而来:有的人就质疑说这是不是腾讯公益的一次炒作;也有人质疑善款的去向,是否真的能到这些人的手上,真正帮到他们。
还有的人表示,查不到自己的捐款记录,还有购买了以后并没收到画作。
面对质疑,活动发起人苗世明表示不惧质疑,「罗一笑事件」也不会重演。腾讯方面则表示,这次「小朋友画廊」活动不存在投资商也不存在分成,而善款的使用情况也将定期公示,接受监督。
虽然官方进行了澄清,但是知乎用户@李老西 对此阐述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任何与自闭症这个群体有过长期接触的群体,无论是特教老师,特殊儿童的家长,以及服务于机构的志愿者们,都很难相信腾讯公益里的作品是出自自闭症之手。
这也许又是一个慈善事业中的罗生门,但是极客君认为,作为一个把「成为最受人尊敬的互联网企业」印在食堂餐巾纸上,而且不缺钱的企业,腾讯没有任何理由去做这么一个交易,更何况现在腾讯因为王者荣耀的火爆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公益活动是挽回企业形象和官方好感的一把利剑。
▲王者荣耀的长城修复计划
事情发展到这里,其实这次公益活动又抛出了一个「公益伦理」问题待公众讨论:我们究竟是为了这些画作买单,还是为了自己的价值观买单呢?
GEEK君有话说
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全球,传入中国后也引发疯狂刷屏。在此之后,普通大众才开始渐渐关注起渐冻人这一特殊群体。当时想蹭一波热点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也做了一次冰桶挑战,却不料被人揭发作假。最终他在2015年承认了作假的事实:浮冰之下是50度热水。当时此事也引发了热议。
但无论是冰桶挑战还是「小朋友画廊」,它们在短时间内成为舆论焦点之后,也从客观上推动了大众对社会特殊群体的了解。而我们在经历了一场社交狂欢之后,更要看到的是它的初衷是什么。
更多有趣有料的视频、问答、新鲜科技资讯,尽在——极客视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是一元买画用来捐给自闭症儿童,那我觉得无可厚非,如果是捐给培训机构,这个培训机构如果免费提供治疗给自闭症的孩子,那也是可以的。钱毕竟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换来的,如果是一个骗局,那么就是太罪恶了
我们很多人没有能力,没有时间做公益,有人做公益是好事,建议政府出一个公益软件,所有公益捐献的来龙去脉,按照顺序实时更新,成本也公布,可能会多花点钱,但是大家心里踏实,捐献的人也会增多
上一篇:大家觉得不同人的书法有可比性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