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
梵高,最喜欢,一幅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蒙克通过一系列波浪线表现呐喊,它们像声波一样压着人物,把他的脸挤成恐怖的图像,蒙克又通过把他的两位同伴描绘成无动于衷,强化了这种效果,由此暗示创伤来自他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外在的世界,蒙克在画的复制品上写道:“只有一个疯子能画出它。”这个疯子,其实就是画家蒙克自己。《呐喊》这幅画,吸引人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情绪之作”,画家在现实社会中的情绪都集中在画中人物身上以及整幅画作的线条。
蒙克作品《呐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吃土的猪001绘画手作 很荣幸能够回答您提出的问题。对于你最喜欢哪一幅画?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我最喜欢艺术大师乔治•莫兰迪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色调的统一,颜色的微妙变化。
乔治.莫兰迪 (1890-1964)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青年时考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曾经长期在这所学院担任美术教师,教授版画课程。莫兰迪既推崇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也对此后各种流派的大胆探索有着强烈共鸣。
一生油画作品创作了1264张,还有许多素描、水彩和版画其他形式的作品。他追寻过很多艺术形式,最终发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以静物著称。成为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基本上一生都在研究静物,我们可以观察到静物的摆放很特别独特,不符合我们常规构图摆放的规律。莫兰迪说:“那种由看得见的世界,也就是形体的世界所唤起的感觉和图像,是很难,甚至根本无法用定义和词汇来描述。事实上,它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样,因为那个视觉所及的世界是由形体、颜色、空间和光线所决定的……我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实的了。”
莫兰迪大师的思想高度目前我还无法达到,但我一直在不断努力去揣摩,去感受。他的色彩我很喜欢,那种微妙的色彩变化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这里是@吃土的猪001绘画手作 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金陵画派的傅抱石和岭南画派的关山月合作完成的巨幅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此画取材于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词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还亲笔为此画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画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面这幅画和这首诗是不是绝配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至爱一幅画,其实是因为爱上了画家,才爱上了他的画。
18年前我刚刚上大学,美术史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渴望生活》,找遍了小城大大小小的书店也没有找到,那种久寻不到而产生的好奇反复煎熬,在荷尔蒙的催化下越发膨胀,历尽曲折最后托人在北京购得。
学美术的我感性大于理性,在至爱梵高这件事情上,已经完全没有了理性。
做过牧师的文森特梵高,有着超乎寻常的爱。他爱上过表姐却被拒绝,把自己仅有的衬衫卖掉给穷人换食物,追随过高更被抛弃,因为妓女的戏言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在阳光下暴晒一天可以做几幅画,碎碎念地给弟弟写信表达自己所有的感受,在自己的脑袋上怼了一枪……
他渴望生活,热爱生活,却买不起维持生活的面包;他大爱世人,却几乎没有人欣赏,抱憾终身;他是一个天才,更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积极努力,却得不到回响。
梵高是矛盾的,所以他能运用蓝黄的撞色创造出《星月夜》这样的神作。
这幅画是梵高在自己走进精神病院后创作的。大量蓝色和黄色的运用,居然毫无违和感;有节奏的短笔触形成的螺旋,将星空,月亮,云的运动轨迹做了描绘;远处的山在星空下显得很渺小,静谧的村庄有一座白色尖顶的教堂和近处的黑褐色树木形成了对比和呼应。
这幅画是运动着的,梵高的孤独在星月的夜里澎湃翻滚,这是热爱生活,却被抛弃的呐喊。
我看过一些仿作,我们对比一下,就能很简单地了解《星月夜》的伟大。
又平又呆,对得起这幅画的评价。
梵高的技巧不是最好的,可是情感却是最强烈的。他需要表达和释放。我们看一下星月夜的细节,就能感受到他有多急促。
梵高是一个善于发掘自己情感却又不善于传达给他人的人。
我爱《星月夜》,因为我爱梵高。
在找图的过程中,还找到了几幅梵高其他作品,一并贴出,大家欣赏一下。
另外一幅星空,水中路灯的倒影拉得很长,近处一对老人在码头散步,停靠在岸的船也是一对,梵高再想什么呢?
《向日葵》系列,梵高一共画过十几幅,明亮的背景让红色的向日葵更加突出,15棵向日葵花头张牙舞爪,形态各异形成了几组不同的组合,富有韵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