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有些皇帝驾崩后妃子们要殉葬,殉葬时妃子们是直接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嫔妃,妃子,制度古代有些皇帝驾崩后妃子们要殉葬,殉葬时妃子们是直接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有的朝代会让殉葬的嫔妃们喝毒酒,这种方式比自缢要人性化一些,因为毒酒一般都可以马上见效,不需要这些嫔妃们承受太多的痛苦,有的毒酒在喝下之后很快就会要了人的性命,这些嫔妃死后就会按照规制放入到地宫中,从此陪伴着离世的皇帝久眠于地下。
当然有的比较残暴的帝王他们不会过多的考虑这些嫔妃们的感受,所以很多朝代会将嫔妃直接推进到地宫中,将嫔妃们活埋。可以说这种方式是相当残忍的,因为地宫中空气稀薄,在地宫门被封上之后,因为地宫中嫔妃数量很多,所以人们会很快窒息而亡,这种殉葬方式极其痛苦,但是很多朝代的帝王都是选用这种方式让嫔妃殉葬,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代封建王朝的残酷和专横。
在历史上还有过给殉葬嫔妃灌水银的记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嫔妃们可以一直年轻,因为嫔妃一旦被灌入体内,可以让人们的躯体长久保持原样,不会腐烂。但是在灌水银的时候非常残忍,会先让嫔妃处于昏迷状态,然后从她们的头部开始灌水银,随后就将她们放入地宫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皇帝驾崩,妃子们殉葬,这是整个中国古代王朝的皇家特权,所以美女不愿选秀入宫,宁愿嫁给单身狗。
古时越丑的男人越娶漂亮老婆,就是天将降大单于斯人也,必有美女。武大郎娶潘金莲可以证明。
古之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一生牡丹花下,美女无限的,然生命是有限的。皇上终有死不瞑目时。
皇上临死前,必一个个过目宫中美女,作为视死如归的【巫山随君游】选拔。死皇上按三六九的殉葬制,殉后妃美女369人,年龄在18到23岁。
殉葬妃子,每人选太监一个,死前割下太监之舌,作为镇葬之宝。
而所有殉葬妃子在殉葬前放假七天,可以在殉葬宫招见所有大臣,具有先斩后奏之权,在七天之内,有百分之七十的大臣累死殉葬宫。这就是【殉妃节】后改为泼水节。
宫妃殉葬前一天,服【海枯石烂丸】,顿时感情专一,心怀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淑女爱心,含笑九泉。
妃子会高唱【亲爱的你慢慢飞……】在皇上咽气八分钟后,集体绝氧,闭口拒绝呼吸,人性化地让妃子们心甘情愿的生死相随。
妃子闭上美目前,一般会留下一句话【我爱死皇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你死我死……】。
妃子只有在死前的三小时,可以被特批骂皇上祖宗十八代。据【推背图】解释,古代王朝都是被殉葬妃子咒亡国的。
一个妃子倒下去,许多妃子站起来,死个皇上未足奇,那多美女都不见。慢慢美女明白【宁愿做妃子殉葬,也不做相濡以沫】的想法是错误的。
于是便有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随便心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殉葬,也称为人殉、人祭,是用活人为死去的主人祭神灵,那时候的人们认为主人身前最喜爱的物品,死后一起带到坟墓里,可以继续享用,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奴隶社会的商代更为盛行,先秦以后才逐渐消失,改由陶俑陪葬,但殉葬这一现象在各朝代像余光流影一般,时有发生。
图为商朝的墓葬人殉坑。
商朝的殉葬,从出土的墓葬遗址来看,都是大规模的被活埋,或杀死后下葬,殉葬的除普通奴隶是被迫的外,还有主人的妻或妾、近臣、将领,甚至子女,这些是死者生前最亲近的人,被殉葬很多出于自愿,是一种荣耀。
除古中国外,历史上其它国家也有用人祭祀的现象,比如印度用人牲祭农神,希腊和罗马人用女孩祭谷神,腓尼基人用儿童祭农神,墨西哥人用儿童祭雨神等。
汉朝以后,人的稀缺和重要性使得陶俑成了人殉的替代品,殉葬规模和现象大大减少,汉代赵王刘彭祖死时命令喜爱的歌妓赴死陪葬,北魏丹阳王叔孙建死时,殉葬的妻妾均自愿;而唐武宗李瀍死时,他的宠妃王贤妃自杀殉葬;南宋高宗赵构死时,因吴皇后对赵构生前宠爱的王才人和李才人怀恨在心,下令赐死殉葬。
日本的殉葬历史也悠久,方法是殉葬者站在挖好的壕沟里活埋,称为“立人垣”,直到平安时代才消失,但代替殉葬的是割腹,到现代仍未终止。
元朝的殉葬更为血腥,成吉思汗死时以杀马和杀人祭祀,见人和马就杀,据说杀了2万人;明朝的朱元璋更是率先实行人殉,用妃子宫女陪葬,朱棣实行人殉时,先将诸女给予名份,再赐一尺白绫,后来的宣宗亦如此,直到明英宗才明令废止殉葬。而清朝早期也有殉葬现象,因权力争夺,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逼迫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最后自缢,康熙时禁止八旗殉葬,皇家殉葬才彻底消失。
图为阿巴亥皇后,皇太极逼迫她殉葬给努尔哈赤,后自缢,她的三个儿子下场均不好,阿济格被赐死,多尔衮被掘坟,多铎染天花早死。
而殉葬的方法各有千秋,最早的是推入殉葬坑活埋,如有挣扎乱箭射死,有的直接杀死陪葬;后来的有下毒,普遍是上吊自缢,自尽等。除人殉葬外,中国古代还有割体现象,就是自我伤残身体一部分,表达对死者怀念,一般是切骨、割耳、割舌等,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时,皇后述律平准备殉葬,因为几个皇子还小,所以改为割右腕葬于陵墓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古代的帝王死后,进行人殉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商代开始就有,而且数量非常惊人。进入帝制时代以来,这种恶俗虽然慢慢被摒弃,但总会死灰复燃。
秦朝时,秦始皇的殉葬堪称历史之最,从汉代开始,才慢慢消除,至唐朝时期,已经非常罕见,接近于废除。但是到了明代,殉葬再次死灰复燃。朱元璋时期恢复了人殉,主要就是题主所说的这种后宫妃子们的殉葬。
上一篇:甲状腺亚甲减用吃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