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有些皇帝驾崩后妃子们要殉葬,殉葬时妃子们是直接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嫔妃,妃子,制度古代有些皇帝驾崩后妃子们要殉葬,殉葬时妃子们是直接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记载的嫔妃殉葬残忍之状,实在令人心痛不已,也对殉葬这个惨绝人寰的制度深恶痛绝。例如,明仁宗就曾为了自己的父亲朱棣安排了一场大型嫔妃殉葬行动。
朝鲜的《李朝实录》就对生殉“火葬场”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述。(妃嫔)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颈,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文言文或许有些陌生,笔者在这里做一个简略的解释:大家都是被选中的“天命之子”——陪自己的丈夫朱棣到黄泉的可怜人,在吃完在阳间的最后一顿饭即是断头饭后,安排大家伙集体上吊而亡。
说实话,集体上吊这个名号水分实在很大,只能说是美其名曰,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已经成了命中注定。假若遇到不愿意殉葬的妃子,就会采取一些强制手段,逼着她们走向死亡。据后来历史学家的不完全统计,这次殉葬共波及了120到130余人,数额庞大到令人发指。
殉葬的行列中总归会有些备受宠爱、母家实力强大的嫔妃,假若她们不愿意,这时候又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候一句简单的话就足以解答了,那就是“她要是体面,你就让她体面, 她要是不体面,你就帮她体面”。其中的个中意思,发人深省。
在这里用历史遗迹挖掘出来的现象来为各位深入解释一下这所谓“体面”的沟回。
CCTV有一档探索发现的栏目,曾经讲述过关于一个古代王爷的陵墓,他俨然已经60多岁了,在他的身旁,有一30岁左右的为之殉葬的妃子。令人疑惑的是,这名女子的头部被丝绸套套住,后来发现原来这位女子的全身骨骼都是断的,头骨也是扁的。这么血腥的场面可以想象当时这位女子是怎样被人残忍对待、走上殉葬的道路的。
但是在势力强大之下必有反抗。与北宋对立的大辽,就曾出现这样一位狠人——皇后,她又被称为断臂皇后。堂堂皇后怎么有如此称呼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她是辽太祖阿保机的妻子。丈夫阿保机死后,她强行干政,并铲除异己,对于不和自己站在同一战营的人就用“先帝想你们了”来对待。
汉人臣子赵思温就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样批判述律平,“先帝亲近之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为何不以身殉?我等臣子前去侍奉,哪能如先帝之意?”
述律平绝对是个狼人,她面对这样的质疑,她抽出金刀,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的右手,齐腕砍下,命人送到墓内替代自己“从殉”。这让人心生畏惧,从此满朝文武不敢对她有不满。
好在殉葬这个落后的制度终于结束了它的生命,清朝康熙皇帝彻底废除了这项制度。殉葬制度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殉葬制度背后的皇权的集中,“伴君如伴虎”,就是对这样的制度来说,背后支撑其的就是皇帝的默许。
君要臣死,臣都不得不死,那又何况是后宫弱势的妃嫔呢?她们一入深宫深似海,连皇宫都跑不出去,对于殉葬只有服从的选择,也是可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殉葬制度是古代丧葬风俗里最残酷的制度了,在一段历史时期内,除了皇帝,很多王公贵族也都让活人殉葬。自商代开始奴隶主贵族都用奴隶殉葬,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这个和他们对死亡的认知有关,都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所以都把生前能带走的都带到墓葬里。但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神论也有相应传播,殉葬制度依然,大多是彰显古代帝王权力的至高无上。也有少数朝代比较开明,如汉唐,基本是陪葬制度,就是在皇陵附近让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死后陪葬皇陵。明朝的明英宗也是坚决反对以人殉葬,他临终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但是到清军入关后,殉葬又在清朝开始了,直到康熙年间才最终废除。
古代皇帝驾崩之前就开始修建陵墓,死后又有很多人被殉葬。所以我们看影视剧中每逢有皇帝驾崩,妃子们哭的最厉害,尤其是一些不受宠的妃子,因为不受宠,一年见不了皇帝里面,自然是没有多少感情的,可是哭的撕心裂肺,那就是因为哭的不是皇帝而是自己——她们深入宫门孤独无依就够命苦了,皇帝死了还要殉葬!心里自然是绝望凄凉的。明宣宗时,有个叫郭爱的宫女,入宫不到一个月,倒霉的遇到宣宗死了,自己被列入殉葬名单,悲愤至极,写下绝命诗“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失吾亲而归兮,惭余之不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己兮,是则可悼也。”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人自然是不愿意就死的,可是由不得她们啊!她们的死法一般有三种:
一种是,赐给她们有毒的食物或毒药,有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赐给的,有一个墓葬就发现很多妃子吃了有毒的香瓜而死。这种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人道的,至少死者不用经历太长时间的痛苦和恐惧。也有反抗不吃毒药的,有一个贵族坟墓里合葬的主人爱妾的脑袋就蒙着一个丝绸口袋,验尸才知道胳膊被打断,颅骨被砸扁,显然是反抗时被执行人打死后陪葬了。
第二种,让妃子们集体上吊。朝鲜《李朝实录》里记载了明仁宗朱高炽安排朱棣妃嫔们殉葬的恐怖场面:“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颈,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脑补一下妃嫔们吃断头饭的时候怎能吃的下?执行者又怎么忍心一下去除小床,眼睁睁看她们断颈而亡?!
第三种是最残忍的,在皇陵边上随便找个地方将这些人直接活埋或者直接将她们驱赶到墓穴里然后封上,让她们在无尽的黑暗中绝望的饿死或者窒息而死,秦二世当年为了避免工匠泄露秦始皇陵的秘密就曾经采用这种方式。
这种被殉葬的死法,不管是先死后埋还是先埋后死,都是对生命极大的不尊重,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没有人权的表现,只可惜这一制度废除的太晚,平添多少冤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行书先生。殉葬,在古代封建社会是个很常见很残忍的制度!不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在死后在阴间还有人伺候在旁,所以统治者的妃子、宫女、奴才都得跟着陪葬!这在由统治者一言堂的封建社会里根本逃不过统治者的屠刀。
上一篇:甲状腺亚甲减用吃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