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听说护士编制要取消,以后都是合同工,是真的吗?
护士,事业单位,医院听说护士编制要取消,以后都是合同工,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医护人员取消编制是改革方向,并不关系到是否尊重医护人员的问题,让事实来回答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护士招聘和护士编制的问题,历来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属于事业编,当下正在进行的人事制度编制改革,取消事业编制是大趋势。
但是,取消事业编是指不再继续招聘或安排事业编制岗位,原有事业编还是会保持的,采取的更多是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
对于题主老说,现在考编还是有意义的。只要拿到了编制,均能享受事业编的优势和好处:
1、工资发放:合同护士由医院收入支出,编制护士的工资发放由卫健委根据护士资格、职称、学历、岗位制定工资标准,也就是俗称的有「财政拨款」。
2、工资调整:在编护士统一执行国家卫生部门工资调整,合同护士工资级别调整依医院本身工资制度而定。
3、退休待遇:在编护士拿「退休金」,是退休前基本工资的 80% 以上。而合同护士为「养老保险金」,是退休前每月交保险的回馈。
除了以上不同,还有不少差异。
总的说来,事业编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反过来讲,现阶段,编制护士和合同护士相比,同工不同酬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通俗点讲,就是“干得活都一样,但是编制护士各方面待遇都高人一等”。
等到改革全部完成,同工同酬的问题解决掉了,但是编制护士的优势,依然会体现在社会保险、退休待遇、职称招聘等方面。想要将两者划等号,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所以,在能考编制的时候,取得编制是一定没有错的。
当然了,也还要看到编制护士的不自由或者不足的一面:对于有编制的护士来说,就是有归属没自由、不能像无编制的护士那样说走就走,说辞职就辞职的「自由人」。
所以,编制护士必须在本院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早作安排和打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改,目前还不知道,但有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如乡镇卫生院等已开始实行非实名制编制。不仅护士,医生也一样。公立医院怎么做不知道,以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做法供你参考。
一、在编制与招录方面
1、老人老办法,原来的在编人员仍实行实名编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编制人员,定编定岗定人,以实名制办理入编手续。凭入编手续人社部门办理人员流动手续,并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根据人社部门核定的编人员工资核拨工资和相应的公务经费。
2、新人新办法,新进人员实行非实名编制。这是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时实行的用人新机制,也叫做“定编定岗不定人”,也就是根据岗位需要,核定一个编制总数,编制部门只管控制总数超不超过,不办理具体的人员的入编手续,只进行编制备案。只要有编制,用人单位可以与人社部门按规定程序,使用非实名制编制进行招录。
二、薪酬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
实行新机制管理的人员在工资福利政策方面,比照同类实名编制人员执行,同岗同酬;在工龄计算、工资套改和公租房的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实名编制人员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人员流动方面
有些地方规定:用编人员应参加竞聘上岗或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按照实名编制人员流动的办法办理相关手续,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及机构编制部门备案。新进用编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不得少于5年,5年内可通过竞聘上岗在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合理流动;满5年后,可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在各级各单位中合理流动。
这是了解到一些情况,不全面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后啥都是合同制或人事代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证明了医生护士编制不能取消!没编制了,大家可以互相流动,万一再碰到诸如此类的疫情,谁上?
上一篇:怎样才能做好瓦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