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太平天国的北伐为什么失败?
太平军,太平天国,北伐军太平天国的北伐为什么失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么,既然“孤军深入”不是主因,那问题就出在北伐军统帅人选身上了。林凤祥、李开芳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但未必就是优秀统帅。他们犯下两大战略性错误,将北伐军带到了绝地。一起看看。
判断失误,不能强渡黄河,沿途攻城略地,浪费宝贵时间
林凤祥、李开芳出师北伐时,杨秀清给他们的指示是:“师行间道,疾驱燕都,无贪攻城夺地”,也就是说要搞“闪电战”,出其不意地拿下北京,不能沿途攻城掠地,以免影响进军速度。当时,清朝在北方驻军不多,各地承平日久,民不知兵,对北伐军到来压根就没准备,更谈不上组织有效力量去抵抗。因此,北伐军前期进展顺利,一路高歌猛进,俨然如同王者之师。但是,在如此大好局势下,林凤祥、李开芳却犯下严重错误,而且连续犯了两次,非常可惜。
首先,他们攻入归德府(商丘)后,没有及时准备好渡河船只,更没派探子去详细了解黄河对岸清军之布防情况。为此,他们放弃渡河计划,没能进入山东境内,缩短抵达北京之距离。那么,当时黄河对岸有多少清军呢?答案是没有,只有民兵。后来,曾立昌统帅的北伐援军正是在此渡过黄河,进入山东。其次,放弃渡河后,林凤祥率军西行,试图绕道山西进入河北,而后攻击北京。可是,林凤祥不知心血来潮还是怎样,非要去攻打河南怀庆,浪费了两个多月的宝贵时间。如此一来,清朝已经察觉到北伐军之作战意图,他们不是来中原闹事,而是想杀进北京,成就不世之功劳。为此,清朝及时调整兵力部署,围堵北伐军。
天津撤退后直接屯驻阜城等待援军,继续想着进军北京,错过突围之最佳机会
1853年10月,林凤祥、李开芳试探性地进攻天津后直接撤军,屯驻在河北阜城等待援军北上,而后再次进攻北京,这是致命性错误,后患无穷。当时,僧格林沁、胜保两大军团6万余人,虽说不敢主动攻击北伐军,但围堵太平军的勇气还是有的。林凤祥、李开芳撤退阜城后,僧格林沁、胜保紧随其后,一开始胜保还主动去挑战,遇到挫折后便效仿僧格林沁挖掘“长壕”、修筑“堡垒”,自己不进攻北伐军,但北伐军也出不来,两者就这么对峙着。但是,北伐军缺少粮食、枪支、弹药、人员等必要之补给,不可能消耗得起,就算援军顺利到达,拿下北京也是痴人说梦。此时,林凤祥、李开芳本应直接南下,杀出一条血路,而后回到天京或者加入西征军。当时,皖北已经被太平军、捻军控制,只要退入安徽,可保大军无恙,但是林凤祥错过了。阜城呆了半年多,而后退守连镇、高塘,最终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活捉,送往北京凌迟。
综上所述,林凤祥、李开芳统帅2万精锐北伐,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天津,结果却全军覆没,主帅被凌迟。究其原因,“孤军深入”不是关键,林凤祥、李开芳指挥错误才是致命性。那么,由谁来指挥才能确保胜利,或者避免全军覆没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原因。深度探索地话,应该是决策高层对“北伐”没有相应高度重视,并没有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勤务保障制度和策略,以达到最大可能让所制定目标得以实现,所得战果得以巩固,并且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前进,以最后取得胜利。战略上的短视,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毫无应对之策,轰轰烈烈的战略行动,只能失败。上面可以说是失败的内因。
失败的外部因素。(一),由于渡船数量不足,人员未能全部过河。太平军1853年5月(咸丰三年四月)初,由李开芳,林凤祥等率领二万多人从扬州出发,踏上了“北伐”远征之路。经安徽,进河南,转入山西,折而进入河北。可惜在渡黄河时,由于船少人多,一个星期才过去了一万多人,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在南岸受到清军阻击,余部只能退回天京。过河人员成为事实意义上的孤军。严重削弱了战斗力,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二),北方寒冷气候,增加了极大困难。1853年10月底(咸丰三年9月),这时正是北方隆冬季节,北方天寒地冻,北伐军队缺乏御寒衣服粮草,再加上生活在南方,气候所至,导致冻死,冻伤非战斗减员。加大了极大的困难。
(三)清政府精锐军队的围追堵截和地方地主团练武装的阻挡。当太平军前锋进抵天津西南数十里的杨柳青时,清政府极度震惊,皇帝打包财物,准备逃跑。对于插入统治者心脏的利剑的太平军,深入到京辅地区。感到恐慌,动员优势兵力和地方武装进行阻当。
(四),杨秀清的对时局的认识不足。对于北伐军在北伐的险境没有深刻的认识。当北伐受阻的不利消息传到天京,而杨秀清应该泒遣优势兵力,可是只派了二万人去增援,形成了“添油战术,”。并且当援助到达山东临清州时,遭到各路清军堵截而失败。
(五)处于不利形势下的李,林的分兵导致各个击破而全军覆灭。分兵后的林凤祥在山东高唐州的连镇,遭到僧格林沁的引河灌城战术,林凤祥率军重围被俘,被处以极刑而杀害。李开芳也于突围中被俘,1855年6月,在北京被杀。全部将士壮烈牺牲。北伐战争走向了失败。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行动,在没有强大的物质保障和完备的应对措施支持下,以劣势兵力远征,在前无接应和根据地的基础上,没有其他战略策应,只能算是一场毫无胜算的赌博。这种冒险必将失败,血本无归。因为失败的种子早已种下,惨败将成为必然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消灭的办法无法推翻满清,只能用掌握满清的关键人物,扣押作为人质,然后,用优待政策和军事手段并用,逼迫其退位,此为上策。
上一篇:风冷摩托车怎样降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