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区别?
国产车,品牌,自主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归我的本职工作,目前合资厂商一般都有自有品牌,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国产车。合资厂的合资车基本还是遵循标准在设计,没1个零件基本都对应相应的实验去验证,通不过实验验证的话就算不合格件,需要重新找原料供应商重新提供符合要求的件,好吧,以上是理想状态,国外品牌到了国内变味了,由于缩减成本或者国内合资方强势,有些产品验证有时候会因为成本压力等等妥协条件,比如说验证一种塑料件的耐光性能,原标准要求在实验状态1000小时.结果在800小时就样件就失效了,要改进的话改样品的制造成本要增加两倍甚至几倍,在成本压力的情况下可能800小时主机厂认为可以接受,这件就不了了之了,只是打个比方,因为追求利润合资车用料降低标准减配估计大家都听了很多次了,确实是普遍存在的情况。总结下,相对而言,合资车设计研发还是基本遵循原标准一些。
国产车是今天重点,症结在哪?钱,钱,钱
国产车基本没有自己完全自主独立的标准体系,东抄抄西抄抄,抄来的体系标准都是东拼西凑,一个主机厂抄几个主机厂的标准,而国外厂家的体系标准都是经几十年上百年验证的成熟体系,国产车这么抄缺乏科学的设计依据。有人问,不是都知道合资车的标准吗,按原标准来,嘿嘿,算过成本吗?十万的车,四万的税,厂商,供应商,四儿子店,车型设计公司,广告商,哪个不要赚钱,去想想实际造车成本多少?我听过别的岗位的同事说某主机厂十几万合资车光座椅设计费用就过亿,看清楚,设计费用。合资车销售基数摆在那,神车随便出个车型都是月按万辆算,国产车呢,可怜的销售基数注定不敢投入太大。
最重要的体系差别,验证级别不断下调,甚至根本不做验证,样子对了原料过得去直接装车用,同一个塑料部件合资车按标准要通过1000小时高温照射,国产车直接300小时就可以了,合格,装车。这是打个比方,各位别认真。听市场上跑的同事讲过某汽车品牌的自有车型,除了国家强检实验外,其他测试能不做就不做,要不供应商自己做,自己生产自己去验证,这不开玩笑吗,还会判自己不合格?自己做不了的找我所在类型的公司,哪家便宜哪家做,而第三方检测机构鱼龙混杂,实验配合供应商作假的事经常有,我所在的公司在国内属于比较大点的公司,竞争对手的实验室流程管理也清楚一点,这点不在这深究了。说这么多都是说为了降低成本小的主机厂基本在想尽办法,大家用国产车最直观的印象是车主要部件很少坏(发动机等核心部件都外资品牌),但是小问题多,今天那个塑料裂了,明天车门锁坏了,十万的价空间大配置高,开着也没啥事,就是需要点耐心,但是这事要深究就内容多了,下次有机会写吧。
国产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反正钱也好赚,只要车漂亮配置好就能买人钱,长期来看是自寻死路,好在还是有车厂有了积累后正在慢慢改进质量,希望十年二十年后能够看到真正叫好的国产车。
手机打字,很累,将就看吧
原装进口好于合资,合资车想对来说要稍好于大部分国产,这句话是我个人意见,大家可以选择性过滤。但是各位也别太推崇国内合资车,国内合资车跟纯进口车是两个概念,任何车型到了国内都是重新设计装车的,为了降低成本会有很多改动,像国外标配的esp在国内就没有,因为中国乘用车没有这项要求,任何车上市都得符合国家相应标准,但是假如国家没标准要求各位想追求利润的厂家会怎么做呢,说到这点,想到车内voc,指车厢内所有非金属件挥发有害气体,这个跟乘客和驾驶员密切相关,常年开车呆车里呼吸的空气会影响健康,每个车厂都有一个控制值,要达到合格值必须对车厢内所有部件原料及工艺用量有要求,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只有推荐标准,没有强制标准,而且这个推荐标准基本低于国外车厂自有的标准,合资厂降低成本可以不用自家voc标准,符合国家推荐标准足够了,要控制好voc值牵涉到车厢所有非金属部件,稍微降低点可以节省大笔费用,所以大家别太迷信合资车,明年国家会有强制标准出来,但是基准估计还是低于合资车厂的,这个强制标准是规范国产车的,不符合上不了路。所以各位盆友,不管你多牛b的车,车辆启动不管多冷多热开窗先透气,那些买来的坐垫能不用就不用,还有很多车放什么除异味的香味剂,扔了吧。车内voc挥发周期长达15年,别暴晒多开窗。写得乱,将就看。总结下,有钱的盆友可以选全进口车,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在技术上我国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国外的发动机技术。
2,在用料上同价位国产比合资高好几个档次。
3,在利润分配上国产利润全是中国的,合资要分一部分给国外。
综上所述合资车技术,用料,价格均没有优势。所以选国产的都是懂车的人。国产确实比合资好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言:
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变成买车人的选择题,因为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一些自主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传祺、宝骏、荣威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国产车确实也达到了不错的水准,但很多消费者在同样价格的前提下,依然有很多人优先选择购买合资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仔细了解一下,笔者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
1、面子:
品牌 ,这也是国内消费者最看重,而且很大区别于国外消费者的购车因素。虽然国人的审美水平整体不高,但买车方面的审美水准出奇的高。相比国外成熟的汽车工业,国内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所以汽车对于发达国家人民来说,就是个代步工具,普通消费者买车的时候无所谓品牌。但国内不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岁月,汽车作为价格昂贵的消费品,一直被大家奉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收入的提升,汽车品牌又逐渐增多,而价格又一直在下降,所以汽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相比之前已经不再有那么强的光环。而受之前传统的印象,国产车型品质技术相比落后,所以产品一直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价格比较便宜,但给大家一直是价次质次的印象,所以很多消费者还是觉得合资品牌比较有面子。
上一篇:你们听过最伤感的话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