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依赖性大,怎样培养她的独立性?
孩子,父母,自己的孩子依赖性大,怎样培养她的独立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以按类别分,分为两类,一是生活起居类,比如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晚上刷牙洗澡洗内裤,准备明天早上要穿的衣服。二是学习类,比如早上检查书包是否收拾妥当,学校要求带的东西是否带齐全,晚上回来做作业,自己检查是否做完做对,收拾书包等等。
2.明确告诉孩子,改变就是现在。
这个列表就是她每天应该自己做的事,父母不会再提醒她,自己照表办事。告诉孩子可以陪她一起改变,父母自身也要生活得有条理,给孩子做好示范带头作用。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精神,晚上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最好也陪着自己看书或做与工作相关的事,让孩子看到父母也很积极努力的在做好自己的事。
3.家校合一,效果更好。
与学校老师做好沟通,告知老师最近在锻炼孩子自理能力,所以故意不主动包办孩子的事,不是要和老师对着干,希望老师可以理解并给予支持,这期间如果孩子丢三落四没做好,希望老师可以直接介入鞭策敲打。
在学校受过几次挫,对她启动自我管理思想,很有帮助。能够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自己的事自己要操心,要上心,不然会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后果。可能是在学校没法完成相关学习,可能会被老师批评,总之都不是让人舒服的方式。这会强化她的记忆。
4.带孩子从书籍中寻找力量
带孩子一起学习独立成功女性的传记故事,学习她们独立自主的精神,从她们成功的人生经历中吸取力量,用榜样的力量来提高孩子独立自主的动力。
5.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同龄朋友和玩伴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优秀的朋友一起,自然受到熏陶和感染。爱干净的同学一句\"不洗澡好脏\",比大人说千万次都管用,同理,如果有个邋遢的好朋友,影响力也是巨大的,不容小觑。
孩子还是都向往自己可以能干,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有自己的自尊心的。好朋友够独立自主,把自己打理好,一定可以影响她去改变,去成长。
假期挑选有品质保证的儿童活动营,是一个好办法,都是自己独立出去参加活动的同龄孩子,在教官的指导督促下,独立能力应该是会有提高的。但是,现在各种营团质量参次不齐,甚至有不良分子混迹其中,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做好功课,这才能有的放矢,放孩子出去才能放心。
6.赏罚分明,促进步,生活规律,都轻松
从孩子一点点的小进步开始奖励,万事开头难,只要看到孩子愿意进步愿意改变的心态,那么一切都来得及,就值得被奖励和鼓舞。
计划表一旦落实,就不要轻易改变,孩子的生活一旦固定有规律了,她自己也有安全感了,生活学习更有条理。一切按计划来,大家都好执行,好安排,全家都轻松。
朋友们,对于锻炼孩子独立自主能力,你们有哪些高见和想法呢?欢迎留言点赞关注讨论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依赖性太强。作为父母的责任是让孩子健康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能够为社会和家庭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因此,父母一定要用正确的孩子教育方法,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行为!
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呢?
一、给孩子定出合理的目标
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能力,提出合理的目标。目标过高,孩子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尝试,会企图寻求父母的帮助去实现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目标过低,又不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孩子主动地去独立做事。
孩子年龄小,正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时期,父母要给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指导孩子独立完成。当孩子看见自己完成了某件事,自信心就会增强,良好的情绪体验会促使他们踊跃地去做事情,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二、帮助孩子克服懒惰
孩子依赖心理强与自身的懒惰是分不开的。当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后,就会不自觉地事事要求父母为自己操办,而懒于自己动手。
父母要耐心地引导孩子,把依赖转变成自己独立做事,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逐步让他们学会生存的能力。父母可以从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开始,比如洗自己的衣服、整理书包等,让孩子学会适当干一些的家务,比如打扫卫生、刷碗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
三、鼓励孩子主动做事
当依赖性强的孩子自己主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努力,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军军今年5岁了,平时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父母打算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去,但又怕孩子适应不了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于是开始着手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军军明明会穿衣服、穿鞋子,可是看到父母在身边,就一定要等着父母来帮忙,自己不穿。这次他又要妈妈帮他穿,妈妈就夸奖军军是个懂事的孩子,自己肯定能穿好。军军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穿好了。用这种方法,妈妈帮助孩子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即使孩子做得不好,甚至添了乱父母也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适当鼓励孩子的行为。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要多肯定,少批评,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孩子在仿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四、耐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任何一个习惯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父母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才能最终改变孩子依赖性强的坏习惯。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8岁了,可是还是什么事都缠着父母。父母很是着急,对他采取了各种“措施”,可是并不奏效。这天他让妈妈帮他洗脚,妈妈拒绝了,他非但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反而对妈妈吼道:这是做父母的责任。王女士一生气就给了儿子一个巴掌。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需要父母长时间的耐心与努力,一味急于求成,或采取打骂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会破坏亲子感情。所以父母必须要有耐心、有恒心,逐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