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医为什么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
中医,西医,很好中医为什么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众条友讨论很热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说明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很实际,很具有普遍性。也说几句愚见。
1、传承:中医传承历来不断,从没出现过断层,只有传承方式的不同,发展规模程度不同;
2、比较: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二者既相同又有区别,都有缺陷,都有优势;
3、疗效:中医的疗效已为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所证实,为平民所证实,为宫庭所证实(如果说老百姓好糊弄,那么宫庭里可不是好糊弄的)。也为现代抗疫斗争所证实,更为东西方现今的医疗实践所证实;
4、假如:假如中医没疗效,没科学性的话,那今天就不会再讨论这个问题了,而可能是另一个话题,中医药的历史作用问题。这是因为如果西医一家,能包治天下疾病的话,一家独大,中医药就消亡了,那么,还侈谈什么中医药传承;
5、神秘:既然中医这么好,有理论性、有科学性、有实践性、又有疗效,那么,为什么中医传承难,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和根本所在。
由于中医博大精深、产生的年代久远、文化和历史知识限制、理论精炼高度抽象概括、诲涩难懂,因此罩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致使一般群众、初学者和爱好者,都很难理解和接受。一言而蔽之,不接地气,不通俗易懂,关键就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探讨薄弱和不够,缺乏和现代西医学的有机衔接、语言转化和科学普及;
5、原因:受利益驱使和谋生限制,人们急功近利,重术轻理,更愿意学一招半式的治疗手段,治病谋生,虽然不乏成果累硕,成熟颇丰的各界老中医、老先辈,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静下心来,潜心做单纯的学问研究(因为时间和利益不大等);
6、门户:持门户之见,只承认自已的长处,拒绝接受别人长处。师承带徒亦是这样;
7、摒斥:对现代西医学不问青红皀白一味排斥,因为他们不明白现代西医学和中医学存在着相同之处:不学中医无以通道,不学西医无以识道;
8、拘泥:对于中医理论的研究缺乏理性的思路、视野开拓,一味究其书理字面之意,而忽视了古人所处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以及认识的宽广性和辽阔性以及认识宏观高度和整体把握性……
9、胸怀:以术谋生,固然是医者谋生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这一点,无可厚非,也是正当的和可以理解的,但若把医疗学问和技能全部据为已有则是胸襟不够阔大的表现了,不足以称道;
10、引导:名人效应,舆论引导。
有些对中医了无所知或受到伪中医伤害、或风闻传说、或自以为是的所谓名人的不负责任的聒噪,实对中医的传承伤害至大……
11、法律:法律的正确适用和保护,对于中医的科学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而国家的法律保护是基于长远的和战略的层面考虑的,这反映着认识的正确性和认识的高度。
相信有国家法律的保护,中医的传承一定会更久更远,造福全人类和后世子子孙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如下:
中医的传承包括中医的医“术”和中医的医“道”两个方面,“术”的方面的传承比较机械,一方一法,何病何治,也比较呆板,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临症之时,如法炮制,病也能好,“一招鲜,吃遍天”,“一味单方,气死名医”,让人生病之时,性命攸关,不得不去求他医治。
这种传承的原因多半是中医晚年之时,自知时日无多,又担心自家比较笨的子女不能够衣食无忧,对于自己的平素没有学好中医的子女采用简、便易学易记的方法,将自己多年临床的确实有效的单方密法记录成一本笔记交给子女,嘱其好好保存,秘不传人。这种经验的传承非常的实用,效果惊人!但是这种传承的特点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直要等到子女们穷困之时,偶然想到父母留下的笔记,拿来一用,效果神奇,方才如获至宝,激起学习的兴趣,反复揣摩,终也登堂入室,知其然而终知其所以然。
另一种则指得是中医的医“道”的传承,这就较前一种厉害的多了太多,这一般是对自家的比较有出息的子女,精雕细刻,反复打磨,终至于在老中医还没有离世之前,就登峰造极,让老人安心离世,含笑九泉。
因为这种传承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也比较苛刻,所以,中医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以致于渐至断代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似有好转的迹象,国家层面的重视,师承的认可,相信,中医一定会后继有人,发扬光大,造福桑梓的。
您以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下来考验智商[呲牙][呲牙][憨笑][憨笑][憨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医检查有那么多精贵机器,那么多药检报告,自然医资贵重,且人接踵而来;中医是三指一搭,山野一采,均不出资,虽说治病,但不制钱,自娱尚可,糊口难为,日渐势微,唯久病者且智者尚可悟真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