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字号丁莲芳千张包是哪里的,好吃吗?
千张,湖州,包子老字号丁莲芳千张包是哪里的,好吃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字号丁莲芳千张包是哪里的,好吃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关注#吃遍南宁#,带你发现南宁地道的美食!
早就听说丁莲芳千张包子是湖州的著名小吃,老婆决定带我去尝一尝,我欣然同意了。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州的这些著名的传统小吃,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
丁莲芳千张包子诞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创始人丁莲芳,出生贫寒,原是湖州城里一个挑葱卖菜为生的小商贩,生活十分艰难,尤其是风雪严冬,更难糊口。1878年,29岁的丁莲芳为了摆脱生活窘境,决心改行,另谋生计。他以鲜猪肉、千张为原料,裹成长枕形千张包子,配细丝粉,名曰千张包子丝粉头,肩挑叫卖,受到客户欢迎。后又不断改进配料、外形,以用料讲究、烹调有术、味道鲜美而闻名遐迩。包子所用的千张和丝粉都是特制的,千张薄而韧,包得密不透气,香浓汁鲜;丝粉白而粗,久煮不糊,柔软入味。
湖州丁莲芳千张包子店历史悠久,所产千张包子以制作精细、用料名贵、味道鲜美而闻名。香港《大公报》、《浙江经济生活报》等都曾作过专题报导。至今提起丁莲芳,无论是七八十岁老人,还是一二十岁青少年,都对她赞赏不已。
创始人丁莲芳选择了设摊挑担,投资少,翻本快的小吃。他别出心裁地配上千张包子,做成了千张包子丝粉汤,每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丁莲芳经常挑着担子在骆驼桥堍鱼行口一带的闹市中心沿街叫卖。
丁莲芳病故后,他的儿子丁焦生子承父业,成为一店之主。丁焦生原来在上海外洋轮船上做船员,到过不少国家,见多识广,接班以后,敢于创新,不断改进,生意日渐红火。
1980年春天,湖州商业局正式决定将“湖州千张包子店”恢复为原来的老字号——“丁莲芳千张包子店”。
恢复“丁莲芳”字号后,陈连江带领全体职工,为发展丁莲芳老字号努力工作。
一度失传的湖州丁莲芳千张包子,经过一段波折后,终于恢复了生产。1985年,经理陈连江还被评为全国商业劳动模范。
我一查才知道,早在一八七八年,一位名叫丁莲芳的菜贩以鲜猪肉、千张为原料,裹成长枕形千张包子,配细丝粉起名叫千张包子丝粉头。后来听取顾客意见,在肉馅中添进笋衣、开洋,并改为五厘米见方的三角形包子,细丝粉改用以绿豆为原料的粗丝粉,切成四至五厘米,使外形、馅料和辅料等方面均有别于家常特点而独具一格。
现在的丁莲芳千张包子店开在红旗路上,当我们赶到那时,店里已经热闹非凡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位子。等热的千张包子端上桌时,我马上感到香气扑鼻,那浓浓的香味让我迫不及待地马上尝了一口汤,清汤鲜美极了。我夹起一个方方的千张包子,外面的千张皮薄薄的,隐隐约约看见里面的肉馅,我吃上一口,细细地品尝起来,肉嫩嫩的,笋衣香香的,还有开洋和干贝,里面混着许多小芝麻,难怪连汤和丝粉都这么香。直到回家后,我还没忘记那种鲜美的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一座城市的味道不仅代表着一种特色,更是一种记忆。湖州,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自古以来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且有南太湖明珠之称。
太湖水所给予的天地造化,孕育了一个“山水清远、农商并重、崇文重教、柔慧通变”的文化湖州,更孕育出了带着时间味道的美食。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湖州人心中的美食魁首——中华老字号丁连芳千张包。
很多老字号都是以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带着传统的记忆,代代相传的品质,丁连芳千张包便是以其创始人湖州菜贩丁莲芳莱传承的。那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莲芳以鲜猪肉、千张为原料,裹成长枕形千张包子,配细丝粉,名曰千张包子丝粉头,肩挑叫卖。
说到这里,很多北方的宝宝们可能要问了,千张是什么东西?千张其实是一种豆制品,湖州位于山清水秀的太湖南岸,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千张薄且韧劲十足,这也使得丁连芳千张包的外皮密而紧实,咬上一口,韧劲十足。
丁连芳在刚刚开始经营的时候,由于白天点心品种多,况且千张包子必须白天买进千张鲜肉包起来煮熟,方可出售,由于人力限制,所以必须到晚上才能把担子挑出去,当时他把担子挑在骆驼桥堍鱼行口叫卖,因是新品种,当天现做现卖,肉馅新鲜,味美可口,品种新颖,独具一格,所以生意尚可,天天出担、天天卖完。
后来丁连芳听取顾客的意见,肉馅中添进笋衣、开洋,并改为五厘米见方的三角形包子,细丝粉改用以绿豆为原料的粗丝粉,切成 4-5 厘米,使外形、馅料和辅料等方面均有别于家常色彩而独具一格。光绪八年( 1882 ),在湖州黄沙路爱山街口设店经营。后又听取顾客意见,不断创新改进,成为湖州名点。
一天之计在于晨,今天丁连芳千张包依然是很多老湖州人一天的开始,久煮不烂的绿豆粗粉丝,吃起哧溜溜的,传来小朋友嬉戏打闹的欢声笑语,他们喜欢先吃光粉丝,再吃包子,因为他们把最鲜美的留到最后。
现在提起丁莲芳,无论是七八十岁老人,还是一二十岁青少年,都对其赞赏不已。那些湖籍旅外人士总是念念不忘家乡名点,一旦回湖或是路过,总要尝尝为快,有时还要带回去与亲友共食。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是湖州人,他在品尝了丁莲芳千张包子后,曾亲自题字“鲜而精,名乃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湖州特产,中华老字号。但是经营者早就不姓丁;若是丁莲芳的后人来打官司,是不是也会有凉茶之争的广告效应呢?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