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发展循环农业有哪些好的模式?
环境,农村,污水发展循环农业有哪些好的模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什么前提条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业不循环就不是农业,农业在发达国家称为“生态经济”
农村污染与治理对策
一、农村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污水治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和污水治理已得到有效发展。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占全国90%面积的广大农村,污水治理设施严重滞后。
1、农村生产力落后
截止目前全国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造成很多地区地下水无法作为引用水。7亿人引用的水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饮用的水受到有机污染,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品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
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化肥和农药是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耕地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其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造成水环境的全面退化。
另外, 农村畜禽养殖业也会带来水环境的污染。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 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 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2、缺乏环境监管的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在带动农村小城镇复苏和兴起的同时,使得周边环境严重污染。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近年来,污染的范围与程度均有迅速蔓延和加重的趋势。而且,乡镇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落后,工业布局不合理。使其环境呈现出脏、乱、差的局面,流经乡镇企业区域的河流水质往往较差。并且,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多采用土法生产,直接造成严重的污染。
3、滞后的污水处理设施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依旧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三、农村污水治理对策
(一)制度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初期,是农村水治理改造基础建设最佳时机,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政策法规上进行顶层设计。
1、建立农村最低环境保障红线
为促进同代人之间的平等,为全体人民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质量,应建立最低环境标准,同时赋予全体人民要求所处环境达到最低标准的权利。基本排污设施政府给与优先配置。
2、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达到改善环境
建立预算体系,应对环境法触犯者的罚款、环境税收等各种相关款项用于改善环境基础设施,以达到所制定的环境标准。引导、鼓励人们进行绿色消费等,从而提高公司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投入。 鼓励补贴村镇中小型污水处理企业,政府回收达标中水出售。
3、将资源与环境的经济价值纳入决策全过程
要建立一种机制使环境成本内在化,把项目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用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并纳入到成本利润核算中,使得环境因素被纳入决策的全过程。
4、建立绿色核算体系
衡量一个特定活动对自然资源如空气、土地、水等所造成的影响,无论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很困难的,而将这些影响以金融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更为困难。该体系是利用先进的计算和测量手段对一些资源(如空气、森林、溪流、地下水等)进行测量并数字化,这样就可以对资源的变化进行评估。绿色核算体系可作为确定对资源危害程度的基础,也可用于跟踪监视环境质量,同时也为资源、环境的成本核算提供了基础。
(二)技术对策
1、加大农业生产科技的投入,建立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循环系统
从源头控制化肥、农业、激素超量实用,关闭小肥料、小农药厂等生产伪劣产品的工厂,化肥、农药由政府指定机构销售。政府补贴投资现代化科技装备,确保农田、养殖场等给、排水设施齐全有效。利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对植物按需分配,全面实行水肥药一体化精准灌溉技术。
2、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村生态循环系统建设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有很多,我们认为不是选最贵的而是选择最适合的。据我们所知以色列在节水及污水处理技术上有众多解决方案,他们把每一滴水都收集起来,废水回收再利用率是70%。同时就我国农村情况,我们引进以色列NBS自然生态系统处理农村污水,充分利用当地植物、水、土壤、砂砾、空气和菌群综合净化能力的模块化系统,有效处理生活工业污水,处理后的污水与特种植物选配,可治理盐碱土地及重金属污染土地。
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生态循环产业链,这个链条首尾相接形成了一个生态圈。我们利用现代化设备,建立种、养结合模式,用工厂化生产与传统种植循环结合,形成集约、高效、安全、可循环利用、可盈利的产业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规避风险、利用了废弃物、保护了生态环境。
3、在环境优势好的地区,大力推广有机农业种植
有机农业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产方式,是可控下的生态循环式农业生产的最高阶段,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农产品为目的,在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有机农产品同时,兼顾生态平衡。促进动植物健康成长而又不损害、破坏自然环境成为当今农业科技的主流,农业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农业被称之为“生态经济”,这也是我们以华融团队的先进理念。
中国政法大学【蓟门决策第84期】
主题:史上最严的环境法:“棉花棒”还是“杀手锏”?
注:本文根据以华融公司刘树明在“蓟门决策第84期”讲座录音整理)
上一篇:一个把工作放私事和娱乐之后的人,如何转变对工作的态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