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国古代,有诛灭九族之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家风,也是,皇帝我国古代,有诛灭九族之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古代杀人,特别是重刑犯,要诛灭九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法一,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人
说法二
另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在我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在明清两代我认为诛九族,是诛其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古代,被判诛九族大多数是由于谋反,这放在哪怕最宽容的皇帝身上,也是容不下的,因此,他就为了自己的江山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将人犯的朋友圈杀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创)
从家风到诛灭九族
也许大家都知道, 过去皇帝要杀一个重大的犯人,往往还要诛灭九族,那么为什么说一人犯罪还要杀其全家那?古人还有一句话就是一个最好的解释,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会打洞。老一辈的德行观点,往往会遗传给他的子孙,这样,他们的后代就很容易带上父辈的某种特殊基因,从而继承父辈的遗志去步其后尘,由此而得知,皇帝要灭其九族也在情理之中,看来,我们的祖先早已知道这个道理了。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一下我们身边的人, 不难发现都会有这样一个特点,父母当贼的,孩子也喜欢偷盗,反过来父母学识渊博,其孩子也喜欢学习,这就是孩子都会不同程度的去继承父母的基因(俗称随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风,也就是一个家族父一辈子一辈延续下来的传统。追其原因很简单,孩子没有判断能力,在他们幼稚的脑海中人间的善、恶、美、丑都是从父母那得到和区分的,你给他灌输什么理论,他们就会以什么作为自己做人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所以,一个家族的家风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就象前面所提到的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会打洞,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我们在找对象的时候,往往都会考虑到对方的家庭情况(家风),如果对方家族中除偷既抢,我想我们也是不会同意的,就连我们现在的某些政审,也是要看三代内有无重大犯罪事实,种种这些足以证明传统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诛灭九族与家风的关系,我认为家风是前因,而家风不正所导致的结果将是诛灭九族(当然现在是不提倡了)。
如果让我来评说诛灭九族 ,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是应该的。当然,这种做法也可能会央及一部分好人,但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中国不还有那么一句话吗——斩草要除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胜王败寇!古代统治阶级对不同政见,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采取的必要手段!历朝历代都有平稳期,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党羽之争!贪腐!皇帝同志做为管理者都睁一眼闭一眼,差不多了打一批,拉一批,一般肥的都杀了灭九族,财物归皇帝,顺理成章,另一批封个官谢主隆恩!周而复至!
上一篇:钙补多了会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