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
时间,孩子,珍惜怎样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可以每次做事情之前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孩子带到汽车站,火车站。各种车站。感受一下人间的疾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是跟感情有关的,都不要再打打扰我了。我在家庭中受了外人的伤害,别人把过错推给我,说我是自找上门的活该。所以老公说今后要是有别的女人靠近他,他也会让她活该,也会让她名声扫地。有了承诺我支持老公出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带他看一些珍惜时间的电影,让他能看懂的那种,像家有儿女,星际精灵蓝多多,家有外星人,这种小孩子能看懂的作品,因为他太小了,可能没法领悟一些东西,不如通过孩子的视角来感受这些作品,这样才有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进行思想工作,多引导,必要的监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希望从小就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但每当我们跟孩子说“到时间了,别玩了!”或者“我们只能玩一个小时”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真的了解什么是时间吗?
具体的时间对小小孩来说,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里说的小小孩是5岁之前的孩子,因为具体时间是进化晚期出现的事物,是人类为了更简单的记录和理解世界建立的方式。动物就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
但是感知时间对于孩子的执行能力却是很好的训练。越早搞清楚时间概念,孩子就越早能规划与安排自己的生活。例如,你跟孩子说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孩子如果知道做一件事情大概需要多久,就知道在这一个小时内安排哪些活动。
强调时间概念
那我们怎么教孩子感知时间呢?在此之前,我要先强调一下概念,感知时间不能等同于认识钟表。时间相对钟表是一个更为宽广的概念。大到人类历史、过去、未来,小到每分每秒都属于时间的范畴。其实在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进入时间的感知,只是这个阶段孩子是无意识的,当孩子到了3岁,家长就应该开始系统的引导孩子感知时间了。
下面我举几个我在教学中的例子,说说我是怎么教孩子感知时间的。
感受“大时间”概念,不可逆
我在幼儿园上过一节社会活动,《我长大了》,为了让孩子来感受时间带来的变化,我让小朋友都带着自己小宝宝的照片过来,大家互相猜是谁的小时候,我也带了一张照片过来,当我跟他们说这张照片是老师小时候的时候,所有孩子都非常的讶异,我还记得一个小朋友说,什么?张老师,你?你也有小时候。
在孩子们眼中,老师就应该是一个大人,爷爷就是应该是老人家。如果他们能够了解到,老师也是小的时候的时候。曾经以前也是个孩子,那么他就能理解,时间其实对于所有人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出生、幼年、童年、青少年、成年,老年以及死亡,这个过程都是一步步发展,不可逆转的。
感受“小时间”概念,抽象的
刚刚我们说的是一个让孩子感受时间流逝不可逆的“大时间”概念。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理解“小时间”的概念,比如我们经常对孩子说,再看10分钟的电视,再玩5分钟等,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一分钟是什么呢?完全是没有概念的。
因为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孩子的思维却是具象的,所以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这1分钟,我们需要用一些具体的事物作为基准,让时间视觉化,比如我们可以看秒针转动一圈,可以看沙漏缓缓流下。
又或者让孩子做一些具体事情来感受这1分钟。我在幼儿园做《感受1分钟》这个活动的时候,
让孩子说一说1分钟有多久,有的孩子会和我说,我一只脚站着,站累了就是1分钟,还有的孩子和我说我唱一首歌就是1分钟,还有的孩子说我把所有的扣子解开又扣上就是1分钟,是不是很有意思。
时间的主观性
但是实际上,对于所有人来说,除了客观存在的“物理时间”之外,我们每个人心里还住着一台自己专属的小时钟,它被称为“主观时间”,主观时间就是个人对一件事情持续多久的感受。在玩游戏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当他在等待可以看动画片的时候,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所以还是刚刚感受1分钟的例子,如果让孩子做开心的事情,他们会感到1分钟好快啊, 但是做不开心事情的时候,又会觉得1分钟很慢。
建议爸爸妈妈早一点引导孩子用客观的方式来测量时间,或是协助他们感知时间。比如用手机设定闹钟,跟孩子约定可以玩多久,时间到了闹钟响后,就要放下玩具,继续做下一件事情。
上一篇:怎样培养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