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由何而来?
韩信,刘邦,项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由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事坏事都被他一个人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出自宋代。宋代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我更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喻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谚语,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有流言说萧何不是汉高祖的丞相。 “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成语的主角是韩信,其它条友把故事都讲得已经很清楚了,我想从韩信人物性格及其命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历史典故包含的普遍意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三个近义语:
第一个是:性格决定命运;
第二个是:一个人的优点也是缺点;
第三人是:赢亏同源。
韩信一生的沉浮遭遇,真是这些总结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说到韩信,如果和同时代的哥儿们项羽放到一起来说,那真是“患难兄弟”。项羽和韩信,这两位绝对是排在中国名将前列的军事天才,两人之前是上下级关系,后来是对手,前半场故事都是战必胜、攻必克,一个是胜在勇,一个是胜在智,功业都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但是结局同样令人唏嘘,勇将项羽被逼乌江自刎,智将韩信被骗宫内斩杀,而且都是三十多岁正青春,韶华殒殉,不由得后人扼腕长叹,悲呼!
在历史戏剧小说中,项羽作为正面的悲剧人物,后人对之失败是惋惜的。但是对于韩信,心情却是很复杂。明明可以善终的,但是却以悲剧收场。有人说他是在最后的紧要关头站错了队,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其实不然。在我看来,他一开始就是在投机人生,他的结局就是命中注定的,换句话说,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走向。
韩信从小就是个有奢求的人。他和项羽不同,项羽是个有理想的青年。韩信没有明确的理想,他有的只是奢求。因为有奢求,他就要好死不如赖活着,于是受漂母之食,忍胯下之辱。
在项梁、项羽麾下当差的时候,得不到重用,他的办法是跑;跑到刘邦手下当差的时候,仍得不到重用,他的办法还是跑。他的这种作派是不是有点类似于汪精卫、陈公博之流?虽然古代政治立场什么的不重要,但至少说明这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当老大,就要向当老大方向努力,即使不成功被杀头也是真正的英雄,但是他又很惜命;如果目标是当老二,就老实尽本份,辅助好老大工作,但他心里放不下近在咫尺的诱惑,放不下既得的利益,反而最后弄得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投机成功了,他的失败也是因为投机失败了。所谓“赢亏同源”是也。
能战胜自己的是圣人,能战胜对手的是英雄。反观韩信,既没有战胜自己,最终也没有战胜对手,徒留天才一世空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最早可能出自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的《蟾宫曲·叹世》,这曲挺怨的。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东吴就是江东,西蜀就是蜀地加汉中。
韩信的功劳大却被杀了,蒯通的话怎么会是疯言疯语呢?刘胜项败这是韩信的功劳。最后作者感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他去吧。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马致远的痛苦,不过最后一句:醉了由他,却突显了他的超然和看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取材于韩信一生的经历。
韩信少年时被人瞧不起,经常在别人家蹭饭,很多人讨厌他。他投项羽之后没有被重视,不得已投靠了刘邦,结果还是没有被重视。
因为触法要被斩时,韩信在被杀的前一刻高谈阔论引起监斩官夏侯婴的注意。夏侯婴觉得韩信是人才就没有将其正法而是举荐给刘邦。
刘邦和韩信交谈一会,觉得韩信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为了顾及夏侯婴的面子,给他一个中级军官。因为韩信负责后勤,和萧何有接触,深得萧何欣赏。虽然得萧何欣赏,但中级军官在韩信看来是屈才了,韩信是很不爽的。
刘邦被封汉中,因为手下都是楚地人,纷纷逃跑,韩信也逃了。萧何得知之后就去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