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由何而来?
韩信,刘邦,项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由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史上多少风流人物,功过各半,对错皆因一人,最典型莫过于秦相李斯了。李斯辅秦始皇得天下,其野心和政治能力不容置疑,完全有能力助秦二世坐稳江山。
只因李斯一己之私,害死扶苏,坑死蒙恬,选择助纣为虐的不归路。秦二世而亡,自己也落了个腰斩的结局。对秦帝国而言,也算得上兴也李斯,亡也李斯了。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闲鱼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韩信成为大将是萧何推荐的,韩信被杀是萧何所出的计策。
成也萧何
韩信,淮阴人,本是项梁的部下,后来归属项羽,做了项羽的郎中。项羽刚愎自用,韩信几次献策都没有被采纳。当刘邦前往封国时,韩信逃离楚营,投奔汉军。开始韩信只是做个小官,没有什么名气。有一次,韩信等13人犯法当斩,轮到他就刑时,突然抬头见到刘邦部将夏侯婴,便反问道:“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韩信口出狂言,身材魁梧,这引起了夏侯婴的注意,终于免他一死,夏侯婴释放韩信,并把他推荐给刘邦,但刘邦仍然没有重用他。
后来,韩信结识了萧何,通过多次交谈,萧何很欣赏他的才干。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向刘邦推荐过他,但是依然等不来被重用的消息。失望至极的韩信决定离开汉王。萧何听说韩信离去,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只身前去追赶。当时有人向刘邦报告说:“萧丞相逃跑了。”刘邦一听,立刻勃然大怒,他失去萧何,就像失去左右手似的。过了两天,萧何突然来见刘邦,刘邦又恼又喜,责骂他不该逃跑。刘邦的误解,萧何并不嗔怪,只说明他追韩信去了。
刘邦不以为然,又责骂道:“逃跑的将领有十几个人,你一个也没有追。你说追韩信,分明是骗人的话!”萧何说:“那些逃跑的人,才能平庸,并不难得,至于韩信这种人,是难得的人才。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不用韩信倒可以;如果想夺取天下,没有韩信就不行了。这要看大王今后作何打算。”
一席话使刘邦心动了。刘邦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全军。韩信在刘邦提供的平台上,南征北战,为汉室的建立扫除了一个个障碍,立下了汗马功劳。萧何为韩信的成就帮了大忙,所以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西汉王朝建立后,功高盖世的韩信令刘邦深感不安,汉高祖就想方设法对韩信进行打击和限制。他首先把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又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又用陈平的计谋捉住韩信,废为平民,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韩信被逮捕,罪名是企图谋反。但汉高祖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高祖曾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
5年后,刘邦夫人吕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于是萧何和吕后商议,假传刘邦捷报 陈豨已兵败被杀,召集群臣在未央宫庆贺。韩信自然也在邀请之列,但他担心有诈,称病不去。
萧何亲自去请韩信,韩信一向信赖萧何,欣然前往未央宫。
韩信一走入大殿,埋伏的刀斧手立刻拥上,将韩信逮捕,吕后令人将韩信吊在钟室中,钟室四周用布遮上,用竹签把韩信刺死,杀他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并且株连三族。
因此,淮阴侯之死,主谋是刘邦,计划者是萧何,实施者是吕后。韩信完全是出于对萧何的信任才进入吕后的魔掌,所以败也萧何。
后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了一个成语,说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同一个人造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二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自汉书后半部。先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当韩信去投奔刘邦时,因韩信骨瘦如材,貌不惊人,只给了他一个小组长。把胸怀大志,满腹谋略的韩信,气的七窍生烟。转身连夜离开刘邦。萧何得知韩信走的消息,连夜将韩苦劝追回。立保韩信做了刘邦的大将军。带兵十万,这才使谋略千层的韩信,有点安心……。当韩信被以假弄真封了齐王后。刘邦命韩信在楚地江北剿杀项羽。项羽被灭后,韩信回齐。当刘邦死后,太后吕知怕韩信谋反,请萧何密谋,诱韩信进京,将韩信以谋反罪杀害。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基本过程。有诗为证,《赞韩信》,七言,生来贫寒志天高,胸怀谋略助季刘。功成名就身先死,千载佳话世代传。不足之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自司马迁《史记》韩信初投刘邦,未得重用,韩信愤而月夜遁走,萧何闻知,骑马急追回,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使韩信登台为帅,九里山一战,逼死项羽,遂被封:三齐王,后来,刘邦妻吕雉又怕韩信尾大不掉,起兵造反,又趁刘邦外出,和萧何打盘订计设陷阱在未央宫坑杀韩信。一代兵仙就此殒命。所以,成事也在萧何,坏事也在萧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处大家回答得挺好,总结:功成身退隐当早,世间能有几范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