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教育好一个处于逆反期的孩子?
孩子,自己的,叛逆如何教育好一个处于逆反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希望我的话语对你有用。如果可以,点个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信每个有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多多少少害怕自己孩子“叛逆”了。
其实,我们一旦有了情绪的时候,可以往回检索情绪的根源。比如我们害怕孩子叛逆,害怕的是什么?是自己的权威位置被挑战?还是害怕自己帮不了孩子了?还是害怕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其实家长想清楚了,就会发现,我们做父母的,其实是为了让孩子离开我们之后,能够独立生活,所以我们的父母权威也好,我们的能力也好,都是要被孩子超越的。
有的家长可能说,害怕的是孩子出问题。其实如果之前的家庭关系良好,青春期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说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呢?
说起来,在心理学上,这已经是孩子的第二个反抗时期了。第一个反抗时期是孩子在3-6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脱离和妈妈的紧密依恋关系,这个时候特别容易说“不要”、“我不”,来表达自己已经成长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受到生理依赖,那么小一只,父母也不当回事,所以这个反抗期父母不会有太多焦虑。
而到了青春期有所不同了。这个时候孩子语言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生理上身体也长大了,家长打也不一定能打得过了……嘿嘿,开个玩笑~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完善阶段,这个时候他需要完成自我认同,也就是认同自己的角色和形象。认同里包含了他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别人对他的认识。
所以这个时候,他需要是他自己了,有了私密的空间,有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他也需要别人对他的认同,而这个别人,首先就是自己的父母。他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由于是个新手,表达的手段有些笨拙,也有一些激烈,比如他就要不上学,要去学编程!比如爸爸让他学习,他就不,就要打游戏!
可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能通过反抗父母表达自己也是有想法的人,父母不能左右自己的想法。
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和孩子一样激烈。我们可以顺着他来看看他的想法是什么,比如你可以回应他“这个主意不错,能跟我说说你具体打算怎么做吗?我能帮你做点啥?”
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也就是个空想法,他也不是想具体去做,他只是想要别人认同自己的想法而已。
所以,我们家长的态度是最重要的,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认同,当然不是认同不是盲从,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帮助他具体化他的想法,澄清他的思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确或者是不正确,每个人的三观不同,是没办法准确定义“正确教育”的。
这里我只谈一个“教育”的着力点,如果没有这个“着力点”,教育就是空谈。
这个教育的“着力点”就是“信任”。
很多人谈孩子该这样教育,那样教育,如果孩子不信任你,什么教育都没用,顶多是打一下,动一下。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你不信任的人,告诉你这样做,那样好,你能听进去吗?你会照做吗?
肯定不会吧。
家长会说,我对孩子是无微不至的好,他怎么会不信任我呢?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种不信任叫做“代沟”。
代沟的本质是“感受上的差异”引起的。
孩子说“好看”,你说“难看”,孩子说“好玩”,你说“没意思”。
大家现在各自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对的,但这种感受差异会渐渐拉开家长和孩子的距离。
再有些误会,走火之类的,广义信任很快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基础信任。
所以作为教育者,想教育好孩子,先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再谈教育引导。
〔成云心学〕创始人~函谷居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邀回答
一般说来,叛逆行为是由逆反心理引起的。心理学家认为,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由这种心理衍生出来的行为被称为叛逆行为。
一 查找孩子叛逆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些潜在的因素会使孩子产生不适感,其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些方面:
◆ 被同伴拒绝
◆ 学习问题
◆ 与父母相关的问题
◆ 创伤,比如说性骚扰
◆ 对外貌形象不佳的焦虑
◆ 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冲突
◆ 认为逆反“很酷”的观念
孩子之所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反应,是因为他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而对于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父母要停止这些消极行为:批评,唠叨,打断,停留在过去,引发内疚,尖酸刻薄的挖苦,说教,威胁,撒谎,过于严厉,否认孩子的感受
二 父母和叛逆孩子正确的相处方法
1 理解叛逆孩子的的感受
父母最好的示爱方式是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是帮助他产生安全感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理解孩子代表你爱他。
2 学会倾听是关键
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意见,会让你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更加顺畅更加有效。
要学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带私心的倾听,不急于对孩子的言论下定论。
正确方法如下:
保持目光接触;消除分心;倾听时切记开口打断;让孩子知道你在听;不一味批评孩子
3 保持倾听有耐心
孩子也感受到你的理解,就会越不需要用反叛行为来引起你的注意。
带着最大善意倾听,意味着你要给予孩子最大关注。
上一篇: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