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觉性?
孩子,自觉性,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自觉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他们更有兴趣和热情去做事情,久而久之,自觉性就会在不经意间养成了。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要孩子自觉去做一件事情,首先得让他感兴趣。
3.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在孩子挫败的时候痛骂他,相当于在伤口上撒盐。无疑会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孩子受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父母应该鼓励和帮助他们,并帮他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4.要有适当的奖罚制度。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要适当的给予表扬和奖励,有助于提高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当他对书籍产生了兴趣,说明培养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爱看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容易走上正道。在书籍中可以丰富他的知识,同时也让他明白很多道理。这个时候,你不能在旁边看着,要多多地鼓励孩子。千万不要直接地夸奖孩子终于喜欢看书了,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一个逆反心理,也就前功尽弃了。要多用不经意的话语来震动孩子很敏感的心。这样的话,用不了多久,你便可以看见他对知识充满渴望,趴在书桌上认真学习的情景。当然还是要多鼓励。不能总是逼着孩子来,要让他自己来,自己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好计划。
6.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正处于自我认识的关键阶段,假如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那么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就会习得自律,从而形成一个自觉的良性循环。倘若我们的家长总是对孩子唠叨批评,就会剥夺孩子自我内疚自我反省的机会,孩子可能会为了保护自尊心跟家长顶嘴或找借口。所以在这里建议家长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不要总是翻旧账,批评孩子也要分场合,不要在很多人的面前,以免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只有这样,孩子的自尊心才会得以保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孩子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 学习讲究的是学习方法,如果孩子只会一味的去死记硬背,一味的去多做练习题,肯定学不到真知。这样孩子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没有达到融会贯通,付出10倍的努力可能连3分的收获也没有。 2、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老师上课教了这个知识点,孩子没有领会过来,第二天老师又教了新的知识点,而孩子还停留在昨天的知识点上,这样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包袱过重,就压垮了孩子,老师再讲新课他就听不进去了,慢慢的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孩子要跟上老师的进度,家长如果想要高中配套教学视频和配套练习材料可以加我威,让孩子巩固基础知识,因为高考题的难度分布为30%简单题,50%中等题,20%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80%。
3、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是否出现问题 孩子在家不主动学习,一直玩手机和电脑,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需要爸妈一直提醒才肯开始学习,这样缺乏自律性,也是影响孩子成绩的一个原因;还有孩子学习的效率低,十个单词背一个晚上,解答一道数学题花了一小时,经常性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
4、孩子用功学习的程度不够 用心去学是学习的必要基础。学习要用心,才能彻底地掌握知识。大多数孩子用功程度不够,其原因有三分之二是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懂得学习方法,有三分之一是自我观念的问题,这是他自己的原因,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用心是学习的基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不断进取、努力学习才可以使成绩飞速进步。
家长必须自我检讨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首先分享一个故事。
邻居家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特别勤快,对孙女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直到上一年级才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可是,回来上学不久之后,父母就发现了女儿的一个严重缺点,缺乏自立能力,什么都依赖父母。比如,上学如果妈妈没有给她收拾书包的话,经常会丢三拉四,把课本或者作业忘记拿了;放学回家,如果家长不提醒的话,常常不知道早点写作业。如此种种表现,让爸爸妈妈非常发愁,尤其是妈妈,几乎到了要被女儿气哭的境界。
如此过了2个月,让父母感觉是度日如年,孩子每天也是愁眉苦脸。
一次,和我聊天时,孩子父亲向我请教。我告诉他,孩子的毛病在于缺乏自立,没有自觉性,原因是小时候奶奶的照顾无微不至,导致孩子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就能生存。而回来以后,虽然妈妈经常说孩子,应该怎么办,但是,自己又帮助孩子做了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孩子依旧没有得到锻炼还是没有自觉性。
所以,大人要学会放手,真正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才能让孩子养成自觉性。因此,我建议先和孩子说清楚,每天她应该做什么,写到纸上,大人不再去管。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接下来几天,由于家长不管了,孩子有几次忘记带作业和教材,被老师接连批评了几次。然后,自己就再也没有依靠妈妈去提醒整理书包了。其他的缺点也慢慢都纠正了。
因此,建议你也要先和孩子谈一谈,让他弄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然后,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出了问题自己承担后果,几次就会让孩子记住该怎么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