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北宋为什么始终无法斩除西夏?
西夏,北宋,宋朝北宋为什么始终无法斩除西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辽国好歹有个理由,但西夏是什么鬼?要知道西夏自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建国,到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前前后后也支撑了快200年。
北宋为什么灭不了西夏。
还是先说说西夏的历史吧!
西夏的国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宁夏、甘肃、陕西北部一带,是由党项族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党项族人被认为是西羌人的一支,西夏国遭到蒙古人的灭绝后,幸存下来的党项人慢慢与其他民族融合,今天的藏族、蒙古族、回族就有一部分是党项人的后裔。
西夏的兴起源于隋唐时期,到了唐朝逐渐形成了八大姓,其中最大的一支拓跋氏在唐太宗时期归附,被赐姓为李,这便是后来西夏李氏皇族的起源。
归顺以后西夏还是很规矩的,唐朝有什么需要他们要钱出钱要人出人,又听话又不作乱,乖的不得了。
北宋建立以后,西夏延续自己乖乖仔的作风,在赵匡胤时期依然相处愉快。
但后来形式就发生变化了。
半吊子王朝的北宋希望可以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力,不仅要西夏归附,还想把西夏从藩国性质的小弟变成直系下属,这种做法得到了一部分西夏人的认同,毕竟那时候中原王朝代表先进生产力,大家怎么跟着混都行。
但有一个人不同意,这哥们就是李继迁。
李继迁是西夏大头领李继捧的堂弟,他不愿意做宋朝的附庸,自己带着一帮小弟另立中央。
刚开始李继迁实力有限,地盘也不大,宋朝也没有当回事。但李继迁自己挺嘚瑟,他先找辽国结成统一战线,得到个夏国王的封号,然后就开始不停的骚扰宋朝。
至道二年(996),李继迁抢了大宋的粮草,还围攻灵武,赵广义大怒,派了五路大军围剿,竟然输了,此后双方打打停停,真宗继位以后,采用绥靖政策,双方将和,北宋割让了一些土地给李继迁,李继迁不在骚扰边界。
此时的西夏虽然名义上没有独立,实质是已经是独立王国。
李继迁死后,李德明继位,他相对老实,但他对内不断改革,到他去世的时候,西夏已经具备了建国基础。
等到李元昊出世,西夏的事情就变得不可收拾了。作为西夏不世出的天才,李元昊雄才大略又野心勃勃。不仅想着自立,还更进一步:称帝建国。
不听话还好办,毕竟宋朝的重心在北方大辽。建国就是大问题了,摆明打老大的脸,外交问题中,打脸比要钱严重多了。
宋朝立马启动惩罚措施,收回赐予的礼物、姓氏,封闭边境时长,还发出通缉令,谁能砍死李元昊,重重有赏。
听起来像幼儿园两个小朋友打架:你不和我做朋友,就把我给你的礼物还给我!
李元昊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打架不做朋友了,先划清界限,以后宋朝的东西不准用,衣服不准穿,就连发型,也不能用,统统改回本地大光头。
除此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所有文字改回西夏文,外交文件一律改为汉文西夏文双语。
不好意思,西夏当时还没有文字,不过不要紧,马上发明出来。
于是西夏文诞生了!
西夏要想建国,写几个蝌蚪西夏文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国家的诞生,必然伴随剑与火!
西夏的剑就这么恶狠狠的砍向老东家:大宋。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双方之间的冲入,那就是三战定江山!
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李元昊就用一个诱敌深入的套路三次摆平了宋军。
不仅如此,延祚七年(1044),西夏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
两个大哥被一个小弟给收拾了,二人转变成了三国演义:宋、辽、西夏。
北宋为什么打不过西夏,有多个原因。
第一:西夏经过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准备,已经具备了挑战北宋的实力,整个河西走廊都在李元昊的控制中,西夏总兵力超过五十万,这在当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第二:西夏总体属于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战斗力强于农耕民族,且他们居住地域宽广,战略纵深很大,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第三:北宋战斗力有限。唐宋元明清五代,要说战斗力北宋倒数第一当之无愧,李元昊建国时期,正直范仲淹当政,总体来说北宋军力尚可,但依旧连战连败,可见军事问题十分严重。
第四:北宋的重心在北部大辽。西夏的独立更多是想自立门户,而大辽却时时刻刻想着南侵,所以北宋军事力量都集中在对辽国的防御,对西夏采用战和相结合的策略。
李元昊时期的西夏给北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他个人素养实在太差,先是干掉娘舅一家,连带把亲妈一起毒死,后来又把不赞同独立的叔叔一族全部杀光,再后来中了北宋反间计,把三战定江山的两员大将野利旺荣、野利遇乞也都处死了。
这还不够,他还扒灰儿媳妇没藏氏,搞的儿子宁令哥忍无可忍,一怒拔剑。
雄才大略的李元昊同学45岁那年死在亲儿子手里,不知道是可气还是可笑。
李元昊死了,对于北宋来说,西夏问题消停不少,其实在此之前,西夏已经逐渐撑不住了。因为常年征战,西夏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失去了与中原的贸易,游牧民族单一的生产结构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所以自李元昊后期,双方重开贸易,西夏对宋重新臣服,只不过对外依旧保留国号。
李元昊死后,西夏内部陷入长期的内斗和混乱中,对北宋威胁不再,双方虽时有冲突,但再非主要矛盾。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是一个打仗不太给力的朝代。
从建立到灭亡,这个王朝从来没有实现过盛唐强汉那般的辽阔疆域,以及对周边异族政权压倒性的优势,相反,先后被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蒙古人建立的大蒙古国轮番羞辱。
靖康之难,南渡之惨,全境亡国,是宋朝对外战争的标签。但,宋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在北宋的晚期,宋朝曾经在西北战场上取得了一场具有战略颠覆意义的超级大胜,一战几乎逆转了北宋和西夏之间的战略形势对比。如果后来不是出了天才皇帝宋徽宗的话,北宋完全有消灭西夏,向更西北的地方发展的可能。
事情要从宋哲宗亲政开始。
宋哲宗是北宋的倒数第三位皇帝,在他亲政的时候,北宋的国际形势已经难堪到了极点。在宋哲宗亲政之前,执掌朝政大权的是他的祖母高太后。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脾气格外倔,满脑子浆糊但还总觉得自己是王者的老年妇女。
而老年妇女也喜欢用那些暮气沉沉,满嘴之乎者也但拿不出半点真材实料的官僚。这些官僚,以司马光、文彦博为代表,他们都是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害怕变法伤害自己既得利益的守旧派人士。
上一篇:胃炎幽门螺杆菌怎么饮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