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哭闹要玩具,怎么办?
孩子,玩具,妈妈孩子哭闹要玩具,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时,家长就要做理性的判断了,这个玩具家里是不是已经有了,或者没有相同的,也有很多类似的。
那这个时候如果不需要,就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拥抱并轻抚孩子的背部,和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不过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了,你可以先在这看一会,或者我们去别的地方玩一会,好吗?
在说的时候,语气一定要温柔而坚定。让孩子感到你是不会妥协的。
并且在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他会做出选择,可能会恋恋不舍的在心爱的玩具面前停留一会,也可能很快转移了注意力,和妈妈一起去别的地方玩了。
02
平时在家制定买玩具的计划
比如:一个月可以买几个玩具,如果这个月的数额已经用完了,下次在出门之前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楚,今天出门不能买玩具了,如果你真的看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那我们就留到下个月再买。
03
培养金钱意识,把玩具的价格也纳入买玩具的规划里
如果孩子再大一点,4、5岁的时候,还可以在要求玩具数量的同时,加上玩具的钱数。
因为往往孩子只看中他自己喜欢的玩具,从来不考虑价格,也许他看中某个玩具的价格抵得上他好几个月的玩具购买量。
那这个时候每次买玩具之前,都教孩子认识一下标签上的价格,并且告诉孩子,如果买玩具,只能买多少价格范围之内的。
这样孩子在选择上有了一定的范围,就不会超出预算了。
04
制定惩奖机制
现在的孩子,不止是爸爸妈妈带,也会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
孩子在我们面前时,可能会遵守制定的规则。一旦其他长辈带时,就开始可着劲的要玩具。
那这个时候,就要和孩子说清楚,我们制定的规则,不仅在爸爸妈妈这适用,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也一样。
如果你这个月的玩具买够了,不可以再让他们给你买,他们给你买的玩具也列在我们的计划内。
如果你不遵守规则,那接下来的一个月或两个月都不会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如果孩子能自觉都遵守,可以每个月给他贴一个小星星,以示奖励。
并且在得到多少颗星星之后会有什么奖励,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让孩子参与进来。更有利于孩子遵守规则。
有的爸爸妈妈也许会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孩子真的就能克制自己买玩具的欲望?
当然,除此之外,家人还要达成一致。严守规则,如果大人都不遵守,孩子更会无视规则。所以,言传身教也很重要。
另外对孩子规则对培养要滲透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否则,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仅在买玩具这一点做要求,也很难有好对效果。
所以,作为爸爸妈妈,首先要先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不能过于放任,这样对孩子对沟通和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End.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孩子总吵着要新玩具呢?
1.好奇心“作祟”
小孩子好奇心爆棚,看见新玩具就想买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他们注意力又很短,没过多久就会被更新的玩具吸引,不仅浪费,也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多陪孩子探索玩具的新玩法,来重新点燃他的好奇心。
2.全能自恋未得到满足
其实孩子在用哭闹的方式求关注,求陪伴。孩子哭闹着要那个玩具,可能只是为了验证父母是不是爱自己,“我这么坏,可你还爱我”。
3.渴望认同感、满足感
在幼儿园,拥有新玩具的孩子总是能成为“焦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同,会误认为这都是新玩具带来的。
3种处理方式,解决“我就要”
1.鼓励孩子宣泄情绪
如果孩子大哭大闹,不妨试试先站在一边看着,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要记得适时给他拥抱,告诉他爸爸妈妈很理解他的心情,不管买不买玩具爸爸妈妈都会爱他。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短时间比较有效,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孩子照样撒泼打滚的。
2.树立规则意识
小孩子看见新玩具就想要,是因为他们搞不清什么叫“想要”,什么叫“需要”。家长说越多道理,越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孩子树立一些规则,教会他选择和思考的能力。
1.事先约定
2.让孩子自主选择
3.把玩具变成惊喜
在平时的生活中先告诉孩子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想要得到就需要努力,这样目标才能一点点实现。在目标还没有实现之前,要学会克制自己,让孩子明白想拥有一件东西并不是说有马上就有。
3.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总哭喊着要新玩具,不仅考验父母的耐心,更考验父母的钱包。3岁以后的孩子知道玩具花钱就可以买到,但是对钱的多少概念很模糊。这时候,家长就该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带着孩子逛街,只要一到玩具店孩子就走不动了,要这个要那个 不买就撒泼打滚哭闹不止,家长怎么办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孩子哭闹想要得到新玩具的时候,往往是由父母的拒绝在先。我们要理解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情绪表达是对自己的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是由与成人一般大的杏仁核绑架了大脑思维引起的。情绪的背后是孩子的无力感,挫败感。情绪只有被看见,才能松绑,回到理性思考——决策买不买这件事情上。大人尚不能在情绪中理性思考,更别说一个大脑皮层(理性脑)发育不全的孩子(这往往要到20岁才能发育完全)。
上一篇:东北的酸菜有啥营养价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