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临终遗言?
遗言,临终,他的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临终遗言?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公元1279年,经过五十多年的抵抗,南宋最终还是无法抵挡住蒙古军队的铁蹄,随着陆秀夫背着幼主赵昺跳入大海,南宋也宣告了灭亡。
铁蹄可以征服肉体,确征服不了精神。
此时,文天祥正被关在监狱中,元朝从皇帝到丞相再到大臣,都劝说着他投降,但是他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誓死不投降!
蒙古人不明白,他们不知道人心中的气节比他们的铁蹄强大数千倍!文天祥坚守住了气节,千千万万的宋人也坚守住了,这也是南宋坚守长达50年的原因。
元朝政府开始折磨文天祥,把他关在最肮脏的牢笼中,给他吃最不能下咽的饭,他们要折磨文天祥,试图打败那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气节。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文天祥写出了千古名篇《正气歌》,“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一个人的气节和尊严,只有在最艰苦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来,这句话也是对文天祥这位民族英雄最好的写照。
1283,无计可施的元朝政府将文天祥押往大都的刑场。
南宋遗民纷纷前往刑场,文天祥面无表情的奔赴刑场。在这时,他提出了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问题:南方在哪边?立刻有百姓指给她看,他理了理衣冠,郑重的向南方行跪拜礼,随后慷慨赴死。
元朝的统治者们至始至终都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配着他,其实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冠当中,那是他的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孔子教导成仁,孟子教导取义,只要把道义做到了极点,那么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极至。
按照现在的历史课本所将,这些都是没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愚忠,但是如果你了解那段历史,真的会被那寥寥数字所打动,一个人的气节竟能够如此伟大。
引用木心先生的一句话:现在的我们,显然早已丢失了那把开启旧时文明的钥匙,但是丢失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永远找不回,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丢失的密码,寻回我们的傲骨。、
喜欢的朋友可以给我个关注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惜我们伟大领袖和敬爱的周总理没有遗言。如有一定是最著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伍子胥:
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 “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史记》
2.夫差:
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史记》
3.李斯: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
4.项羽: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史记》
5.刘备: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
6.曹叡:
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宣王顿首流涕。即日,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癸丑,葬高平陵。《三国志》
7.李治:
将宣赦书,上欲亲御则天门楼,气逆不能上马,遂召百姓于殿前宣之。礼毕,上问侍臣曰:“民庶喜否?”曰:“百姓蒙赦,无不感悦。”上曰:“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祗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是夕,帝崩于真观殿,时年五十六。宣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旧唐书》
8.封常清:
……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旧唐书》
9.颜杲卿:
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旧唐书》
10.颜真卿:
兴元元年,王师复振,逆贼虑变起蔡州,乃遣其将辛景臻、安华至真卿所,积柴庭中,沃之以油,且传逆词曰:“不能屈节,当自烧。\"真卿乃投身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复告希烈。德宗复宫阙,希烈弟希倩在硃泚党中,例伏诛。希烈闻之怒。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先曰:“有敕\"。真卿拜,奴曰:“宜赐卿死。”真卿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不知使人何日从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真卿骂曰:“乃逆贼耳,何敕耶!\"遂缢杀之,年七十七。《旧唐书》
11.张巡:
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 《旧唐书》
12.杨业: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宋史》
上一篇:历史上都有哪些学生比老师厉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