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
资治通鉴,史记,帝王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能够正确做决断的基础,当然是掌握信息,所以建立直控的信息系统就很重要。孙子言”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不展开讲。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什么用呢?其实用处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职场之中,面对复杂的职场斗争,你是把自己的前途交给上级和同事呢,还是面对任何问题都自己先分析一番,想办法搜集信息分析判断,直到自己心中有数。比如说,上级交代你和另一个人去完成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自参与到整个过程,对每个环节都必须过目掌控,如果偷懒或者过于相信你的搭档,十有八九就会被坑。比如有一个新职位空出来了,自己的条件也达到了,是不是就觉得自己应该得到那个职位?其实这时要问问为了这个职位我付出了什么,付出过没有,对于能够决定谁在这个职位的上司,我对他了解多少?和他关系如何?他需要什么样的人在这个职位上?我在这个职位上对他的好处和用处是什么?我有没有舍得花一些钱物等代价在这个职位上?如果什么都没做,很有可能是一个和别人睡了一觉的人上去了。自己没有得到,不能怨别人,别人也是付出代价的。
还有一点,任何生存,都是斗争得来的。如果没有保持高昂的斗志和进取精神,是很难生存的。当然,根据形势,有的时候处于战略守势,有的时候处于战略攻势,守时积蓄力量,攻时谋定后动,所谓庙算而后胜。用孙子的一句话说就是“胜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求胜”。
人世间本来就是灰色的,因为介于天堂的白和地狱的黑之间,在这灰色的人世,只能以灰色的规则和态度来处事,人能看到和运用的不过是眼前的一个灰色色度,往上不会是白,往下也不会是黑,还是另一种不可把握的灰。
这灰色的人世间,不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予他人,或托于鬼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不折不扣的帝王之书。
从书名就能看出来司马光的真正意图:资治通鉴,资治,就是政治,也可以解释为如何运用政治。鉴,即镜子。书名的意思,就是历史上那些事情,作为一面镜子,给当朝的皇帝看,以便于他们在执政时能有所参考,人总不能一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吧,所以他希望通过此书,提醒当今不要重蹈以前皇帝们所犯的那些傻事儿。
用什么来佐证呢?
看看资治通鉴开篇讲的是什么事儿:三家分晋。
这是东周分两半的标志性事件,自韩赵魏三家分了晋国起,春秋时代结束,战国乱世开始。而三家分晋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三家世卿做了逾矩之事外,司马光认为周威烈王也犯了极大的错误:他在处理这事上,违背了礼法。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三家世卿瓜分了主人晋的国家,已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尊卑颠倒。但周烈王作为天子,应该率先守住礼分,可以号令天下诸侯去讨伐他们。哪怕当时周天子也没有这个实力,但你拥有可以号令天下的名分,振臂一呼自然天下响应。但周威烈王却顺应了三家请求,竟然顺势册封了他们。
于是,周天子自己丢掉了正义大旗,其他诸侯也只能望洋兴叹,爱莫能助。
自此以后,春秋乱世开始,前人种树,后人摘瓜,韩赵魏三家做了个好榜样,后人有样学样,弑君者比比皆事,“春秋无义战”,正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所以,司马光苦口婆心地用自己的政治理念阐述着镜子里发生的一幕又一幕悲喜剧。可惜作为听众的那个人,却似乎不大感兴趣。于是历史总是上演着一幕又一幕似曾相识的悲喜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资治通鉴,是专门讲个人修养治国理念,的一本书,同时也是古代政治家,帝王必读之物。书中的内容,大致以王朝的兴亡更替,政治上的利弊得失,人才上的驭人之术。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巨作,更是一部结论著作,通过历史事件,通过历史人物,为我们的未来寻找答案,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侧面形容资治通鉴,我想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贴切的了(遗忘历史的人,必将重蹈覆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深感“历代史繁重,学者不能综,况于人主”,穷其毕生精力和心血完成的一部史学巨作,涵盖16朝1300多年的历史。清《四库全书》称其“网罗宏富,体大精深,为前古所未有”,一直以来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自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子对这本书都推崇备至、奉为圭臬,誉其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认为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元世祖忽必烈将其作为国子学教材,明太祖朱元璋每日研读,清圣祖康熙更是有御批传世。许多人初读此书,可能觉得枯燥乏味,但一旦深入进去,就会越看越想看,越看越爱看,这也正是这部千年史学巨著的独特魅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