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律师讲课的五大误区,你知道吗?
律师,故事,受众律师讲课的五大误区,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律师讲课的五大误区,你知道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什么都讲,内容细分度不够
每一个课程,都应该设定一个具体的细分目标,设置一个中心议题。你应该记住一点,这个课程是让用户/受众在学完之后,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的。比如,这节课你的受众是创业者,你的目标是让他们知道如何设计股权,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然后,你要围绕受众群体解决股权构建的实际问题,去讲你的内容。不要什么都讲,不要把你的执业经历给用户讲一遍;也不要把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股权设计、股权纠纷的类型……统统全拿去讲。没有必要。
二、没有悬念,平淡如水
律师的工作习惯,导致律师很容易用法言法语说事。我们看到,不管是线上课,还是线下课,很多律师讲课都非常枯燥,没有任何的悬念。没有悬念的课程,是不容易吸引人的。
大家要记住,每讲完一段之前,都要制造一个问题,设置一个悬念,塑造下一段内容的价值。
三、没有故事、吸引力不强
我们很多律师,在做公益课、普法课等公开课时,从法理讲起,然后是方法,从头到尾没有故事,极其枯燥。很多人听着听着就烦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插入故事,没有故事的课程是行不通的,人们记不住,更难有传播力。
大家要知道,人对故事是没有免疫力的。只有故事才具有吸引力。你要通过讲故事,建立你的人设,让用户对你不断产生正向的情绪。讲哪些故事呢?
你可以参考一下宋俊生律师的线上课,几乎每一节课都有故事。都是些什么故事呢?
对客户有价值的故事,对客户有启发的故事。要么让客户看到希望,要么让客户学到知识,要么让客户受到情感的共鸣。
四、没有画面,受众难以入脑入心
我们很多律师讲课,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知道干讲,没有PPT,没有导图,也没有文字,自己对着台下/镜头讲。
这种课程的分享,受众的大脑是记不住的,大家听完,感觉听了点东西,最后课程结束了,什么也没记住。
误区五:课程流于形式,缺乏落地方法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课程,外表光鲜,漂亮的PPT,朗朗上口的金句,耳熟能详的大众案例,有模有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再加上律师的精彩讲解,似乎会迷倒一大片受众。但真要用起来的时候,受众会发现不知从何下手,无法落地执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水平高的律师,不但会全网检索、整理组织内容,还能真正地打通内在的逻辑,形成律师自己的体系,而且经过律师自己的实战验证。这样的课程内容,有方法、有步骤,很容易落地执行。
上一篇:一战成名!拉莫斯顶替C罗首发戴帽,你怎么看C罗替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