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的工资和现在八千多块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现在,块钱,工资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的工资和现在八千多块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就是优越感没了。
计划经济时代,有五十多元工资的人并不多,面对的是众多贫困群体,难免会滋生出优越感,况且还有工资以外的各种福利,可保衣食无忧,生活得阳光灿烂,扬眉吐气。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每月八千元收入,已经显的捉襟见肘,面对的是众多更加富足的群体,全然没有了优越感,只能加大努力,提升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六零后,亲身经历了七十年代,那时每月拿五十多块的工资算高工资,当时一般人拿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猪肉价8角钱每市斤,土鸡蛋一角钱一个,大米2角钱每市斤。我父亲是公办教师,每月工资四十多元,除了生活费开支与付生产队超支款(人多,只有母亲挣工分),几乎没有剩余,住土坯瓦房,点煤油灯照明,烧柴煮饭菜,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如今,若拿八千多块的工资,工资已翻了一百多倍,而物价只翻了二、三十多倍,工业品相对来说,比七十年代还便宜,如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电风扇等。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我工资收入有八千多元,在本地算高收入群体,在市里有房有车,无房贷、车贷压力。我父子工资收入对比,我觉得比父亲那时幸福得多,进入了小康社会,感恩社会主义,感恩共产党!
人要知足常乐,不要盲目攀比,常怀感恩之心,积极乐观向上工作、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七十年代月工资收入五十元以上,可以可以养活一家四五口人,生活的品质,应该是基本温饱的水平,如果是双职工收入月工资百元以上,就是温饱有余的优越生活水平,比如说我是八一年毕业,第二年转正月工资54元+煤粮补贴2元,结婚后爱人月工资58元(鞍钢工资标准)+煤粮补贴2元,两人收入116元,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那是被人羡慕的生活水平。
与现在8000元的月工资收入感觉有那些不同,这个问题以哲学观点诠释,有历史原因的差别,也有生活质量的差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收入普遍的低,生活上都是基本温饱水平,五十多元的收入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住房、上学、医疗、养老(城市居民),基本上都是免费或者很少收费,我的公有住房收费仅仅一元多钱……,但是生活品质不如当今社会高,例如: 没有电话、汽车、现代交通、现代网络、面积合理的住房等等。
当今的月工资收入8000元+对方的收入,应该超过万元以上,这个月收入标准在三四线城市,虽然生活品质提高了,但是生活压力却大大了很多,医疗、养老、住房、上学等方面收费的越来越多,遇到收入变化的时候,往往是入不敷出,特别是年轻人感觉压力山大。因此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单纯以月工资收入比较,有不可比性也有可比性的特点,主要的还是要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水准,笔者感觉还是要不断勤奋努力,改善劳动者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劳动者收入,降低一些大宗收费的标准,这样的民生福祉才是看得见摸得着滴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的工资比现在八千多块感觉上有以下不同,更多的人应当是:
一是满足感七十年代更足些。
二是优越感七十年代更强些。
三是幸福指数七十年代更高些。
四是购买力七十年代更强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可比性,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生活水平低物价便宜,50块钱可以养活一家人,也有贵重的东西,像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还是很贵的,没有几个月的工资是买不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大的感觉就是在心理上!
70年代50多块钱属于高工资,一般工人和基层干部,每个月36块钱左右,那时候人们对生活的压力相当小。
那时候的学生上学基本上是免费的,小学生没有学费,只交少量的书本费。初中就已经有了助学金,初中高中学生基本不用交什么费用,只要自己保证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大学生只要考上,其它费用个人不用负担。医疗方面,当时的医疗服务采取的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不但医疗费用低,医疗服务好,而且采取了先治疗,后付费的方式,这样就使所有人都能享受国家的医疗服务,使人人能看病,人人看得起病。
上一篇:除美国外,整个欧洲军事联盟起来的话能抗衡北极熊吗!有胜算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