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有怎样的哲理?出处在哪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有怎样的哲理?出处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有怎样的哲理?出处在哪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孟子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放到现在来说也就是我们做人做事要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刻刻都要给自己敲着点警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具有文化和政治思想的人,即有远虑,也有近忧,出章赋言,提笔卷书都有个人的远见和卓识,在人的行为和社会背景中发现的一切,涌动着激烈的思想感情,迫不及待地发出呐喊和提醒,那么用自己的觉醒来唤醒人们。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只是一句言名,而且哲理性很强,从两个方面我们深刻领会:一是不忘历史,方可始终,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顽強不屈的革命,推翻了旧中国,赶走了侵略者,付出的代价和牺牲令人撼动,而今伟大的祖国一步步崛起强大,繁荣昌盛时代向前推进,在关键的时候更该有忧患而不忘屈辱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稳步发展前进;二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在享受安乐中绝不能忘本负义,更不能贪享不思进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最后劝说广大的人们少点时间阅览一些无意义,无价值,无帮助自己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吧,孟子这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可取益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邀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言出自于《孟子》。
《孟子》中的这段话"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充满哲理。它告诉人们: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使我们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
一个人不能总停留在目前的状态,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处在忧虑祸患当中可以使人或者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当中可以使人或者国家消亡!因为忧虑祸患可以促使人奋进、能够激发人战胜困难的斗志!而安乐享受能磨灭人的意志,能让人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会使人不思进取!
对人的一生而言,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要知道,这才是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具有:足怀前途命运的忧思、危患意识者,如履薄冰,提心吊胆,时时设防可以得生‖无所顾忌,沉溺于玩物丧至,不知未雨绸缪必死于消闲享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有未祸设防,居安思危的哲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名言,出自《孟子•告子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于《孟子》,其蕴含的哲理就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都是曾经经历过苦难,并能够将逆境的经验运用到顺境时期的人。
实际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学观点,在我们后来的各种试验以及生活经验中,都曾经有过验证。也不光是人类社会,就包括动物世界中都有相关应用。
例如运输海鲜,鲜活的海鲜经常在运输过程中死亡。而在运输过程中,在海鲜的水池里,加入一些海鲜产品的天敌,则反而可以保证海鲜产品的鲜活品质。
像《加勒比海盗》里说的,小章鱼汇集在一起,如果没有其他外来威胁,那么小章鱼彼此之间就会互相厮杀,直到全部死亡。而如果有了外来威胁的存在,小章鱼们则会团结一致对外,而保证自己种群的存活。
这其中的哲理就是,来自于外界的威胁,是保证自己能够拥有足够活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上一篇:白岩松老师有多厉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