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何才能解决?
农村,新农村,空心化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何才能解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对症下药,现在很多农村空心化的状况是怎么出现的,在农村生活的人基本都认识到了,但就是没办法改变。
农村出现空心化状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他地方的农村我不是很清楚,至于我们村子是我们家门口那条乡村公路修好的时候出现的。那时候是2009年吧,其实可能还更早,只是这条乡村公路一修,村上于外界算是彻底打通了,村民出去务工很是方便了,像我们村这种山区农村,村上赚钱的路子本来就没有,现在与外界的联系一通而且外界赚钱的路子又多,就算是在外界做农民工一个月的收入也比在村上种一年地的收入多,村民纷纷就去城市务工了。短短10年时间,村上平常时间大部分剩老人,小孩和妇女了。农村农业生产利润低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是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农村收入低下,农村就业机会不足是农村空心化的根本原因。解了决农村就业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空心化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合村并镇的初衷都是为了实现农村完全城镇化,是为了加速农村实现城镇化进程的脚步。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反而加速了农村空心化的扩大。
要想解决农村空心化现状只能从农村现有的资源上来入手,当地农村有水资源的利用好水资源,当地农村有旅游资源的利用好旅游资源,当地农村有什么资源就利用好什么资源。就像我们益阳桃江的竹海,周围好多村子都利用好了这个资源。让其当地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这个要根据当地的具体资源来实现。
要想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解决农村就业是关键,这个靠当地农民是望尘莫及的。我是高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现在致力于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喜欢讨论三农话题的朋友,请点点关注,我很乐意和大家讨论各种三农话题,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改变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的现状,最主要最根本还是解决人力和人才的问题。实施好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人才是最基本的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一、改善农村创业干事环境,吸引本乡人才回流创业
要结合脱贫攻坚,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整修、网络更新、环境卫生整治等,社会治理幸福指数要提质提档,为招引人才创造相对较好的生活、创业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围绕返乡创业人员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扶持措施。要培养和发掘回乡创业的典型和模范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有思想、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和企业返乡、入乡创业。
二、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将职业化农民队伍建设摆在首位
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的要求,将职业化农民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首位。农村职业农民一般以菜农、果农、粮农、林农和养殖户为主,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要着眼于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明确经常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实用人才。
三、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
要在农村将一产和三产有机融合,抓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动特色产业旅游化。要把蔬菜、林果等传统农业产业做强、做优,吸引更多农民加盟创业;要鼓励农村年轻人开展电商创业,带动特色农副产品销售。
总之,只有改善发展环境“硬件”和“软件”,创造多种就业机会,使各种人才有“用武之地”,外出务工人员、年轻人才会愿意返回并留在农村,才有可能解决“空心化”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是看偏了吧,什么空心村?实地看的亲眼所見吗?那村没人那省地荒废了,查清楚,有些城里买房的不回农村,可以拆:有些靠种地生活的不能动,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出路,不看一亩三分地无法生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自由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农村精英严重流失,'空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逐渐着手改造'空心村',目前仍存不足和遗憾,平生影响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进程
村里居住的多为老人和儿童,农田荒芜现象正在出现,村里的道路布满杂草,房屋也多倒塌,整个村庄看来十分荒凉。空心化是市场机制配制资源的必然结果,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空收化造成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浪费,破坏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严重威胁着农农业和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首先,基层管理人才缺乏,农村缺乏具有管理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有头脑、有文化和敢闯敢干的中青年长期在外地生活。现在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且不具备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强化政府责任,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议,政府和农民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 ,培养职业农民,利用科技、资本等资源改造传统农业,以提高农业效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