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何才能解决?
农村,新农村,空心化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何才能解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么,如何解决“空心化”呢?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只能抓纲携目的简单一说——
一要大力的发展农村。中国是农业社会,即便实现工业化,也不可能放弃农业这个传统项目。人,要吃饭,肚子饿了,就容易乱。守着土地,将来全靠进口。一旦被卡主,就是死穴。所以,要大力发展农村。农村发展了,自然就吸引年轻人了。国家提出很多新农村振兴战略,措施都很好。至于农村如何发展,不在今天讨论范围,只提一个观点,就是:农村只有发展,才能留住人。
二要大力挖掘特色底蕴。每个农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有历史文化底蕴,就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有的有环境开发潜力,就在自然环境上动脑筋。有的有传统特色技艺,就发掘特色技艺,等等。总之,要努力的挖掘和培养“新颖点”,让农村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生机。一个村子能吸引人来,就永远不会“空心”。
三要上级层面政策考虑。要让出去的人,能走回来。故土难离,本来就是这个村子的人,结果“非农”了,回不来了;回来,没地方住了。这,不行。特别一些在外面的,有些有地位和身份的,其实,如果村子建设好了,特别是软环境好了,家族里面侄子孙子一大群,他们还是希望能荣归故里的。但是,现在不行,回来后,家族里面没人了,想想,哪个愿意回来?
好了,就说三个方面,您觉得如何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村外建房停止审批,严禁继续在耕地上建房,集体统购空心村烂屋地,困为每户东一点西一点,不合统一规划建设新农村,那一户需要建房的,只能购买空心村的土地建房,不出多久空心村的旧房屋土地就用上了,集中建房就没有了空心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心村‘’普遍存在,这是农村发展中一时的负面现象,但我不认为就此构成了很严重的社会弊端。解决‘’空心‘’,奔着简单、实效、不折腾,本地消化。
一,鼓励个人利用。比如,栽果树、建大棚、搞饲养、等等。
二,鼓励外商进村投资。农村具有环境优越、建设成本低、用人工资低且方便等优势,并且道路通畅,水電网俱备,再加以 优惠措施,想必对商家不乏 诱惑。
三,村里可以构设一下自己的村庄,奔着‘’花园‘’村的图景努力。因地制宜,搞几个休闲场所。多栽树,绿荫 映 掩。为今后建成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果菜採摘专业村打些基础。
只要开动脑筋,农村闲置庄基就可有效再利用。就算一时利用不起来,也未必是坏事,一是进城的农民工有条退路,这也是他们不肯放弃农村房子的原因。二是农村闲庄基可作为国家土地资源储备起来,以备急难之用。农村的农田,不是也在有计划的轮茬休耕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补偿合理到位,落户自由!城市化很快实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解决空心村问题,村干部首先要认真地去了解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这块宅基地长期闲置,不能按规划建房,无非有这几个方面:一,自家的宅基地因牵连别人或其它问题,迟迟没能解决,所以,我家这块私宅也不让别人用。二,个别农户新宅早以建成,旧宅房屋就是不拆,强占宅基作为后代备用。三,以拆除旧宅为由,要求村干部为其办一些很难解决的事情,办不成不拆旧宅。四,因邻里关系不和,不愿出让旧宅。五,留着旧宅卖钱,谁出钱多给谁。主要由这5大因素造成空心村难以治理。当然,也不排除还有其它原因,如干部办事不公,群众有意见等等。这就要求村干部要深入群众,摸清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耐心细致的做群众工作,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尽可能公平公正的去解决问题。首先,村干部自已要起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已,在除理宅基地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尽最大限度的一碗水端平。这样,群众支持信任你,工作才能做好。本人体会至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就是舍得离开又能怎样,可能你有退休金,或儿子收入高。如果没有这两种收入,你咋去咋回,还不如不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