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中华文化圈对王阳明特别认同和推崇?
明心,主枝,心学为什么中华文化圈对王阳明特别认同和推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中华文化圈对王阳明特别认同和推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阳明先生的《心学》,基本是综合了儒释道的精髓,不光是“学问”,更重视执行力,行动!阳明先生一再推崇“事上练”!有事时,在“干”中提高自己,大胆的去做事,去“干”!先生作为一个书生,文官,在国家危难之时,剿匪,平息宁王之乱!都是《阳明心学》的 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练的理论变成实践!
阳明先生的《心学》对东亚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中华文化圈影响非常大。
他们也受益匪浅。尤其是日本,对阳明心学的学习和研究相当深。
稍微遗憾的是,种种原因,之前,在中国大陆,阳明心学还不是特别为大家所熟知。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国内对《心学》的学习,研究也越来越普遍。《阳明心学》必将造福更多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tm现在,不知那个著名大佬吃饱了撑的,从故纸堆里翻呀翻,翻出来个王阳明,一看,好家伙,这不正好填补自己渐渐枯竭的学术思维的烦恼?!于是乎,高诵一句,来吧,就他了。于是乎,关起门来,不顾窗外春秋几何,造起车来。而其周围人等,也和他的学术状况相仿,也有被淘汰之风险趋势,于是乎,他一挨发表此项无厘头学术挖掘成果,就引来不少上述有同类忧愁者的小圈子的竞相仿照,于是乎,由于他们的学术地位,(他们必然都带学生)慢慢把小圈子内的东西扩大到了整个学术界,再扩大,就到了现如今的瞌睡又睡不着的无聊整个社会,于是乎,整个社会又取得了一个难得兴奋点,于是乎,在众星捧月式的起哄氛围中,王阳明这颗学术之星终于出落成现在的美轮美奂,不可一世!
和这个类似的情况还有张爱玲现象……
这里的关键是,你去翻翻历史,史上根本没有这些东西这么兴盛的痕迹。所以,不能认为是历史文化的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算“特别”认同和推崇,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热度。
啥叫“认同”?啥叫“推崇”?认可并赞同,推举并崇敬。
心学不是成功学,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行善去恶是格物。如果致良知就是成功学,那么这个成功很唯心!如果说心学从未繁盛,那么换句话说,是不是在说“五百年来,中华文明无良知”?呵呵,挺有意思的高见!
如果要穷尽天下理才能致知天下,那么穷你一生,能穷尽吗?我只要观花,你却侃到高山流水,没意思?格物有目的性,就是行善去恶,就是自我革变;致知是存在功利性,是为了达成目的。如果无所谓的目标、目的、所做为何?所求为何?无欲无求格致好玩么?
人在事中磨,动亦定、静亦定才能立的住!坐而论道头头是道、行善去恶糟糟糕糕,就不要说心学无用。经世致用之学,学来不致用去干嘛?装逼?那些人可以说自己是数千年华夏唯一明白人,有毛用!?
至于阳明先生的结局不完美?我想问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你能说自己的人生没有憾事?一生求索,结果人有时穷、命有尽,一句不甘又如何,斯人自己早就放下,就是你的不完美又如何?老薪燃寂,又添新柴,薪火不尽,纵使斯人已远又何妨。如果指望前人把事都做完,要后人何用?混吃等死?!
再者说《论语》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取用由人、行藏在我,人不用你,你还能强迫人启用你?不放弃内心的中正就好,人不用就好生养护自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此心光明、磊落一世,纵然取用由人,终究不晦本心,算是圆满的走完一生。你要是追求外人所谓的成功,一生无尽求、一生无尽撼!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得什么?无法得到又至少要坚守什么、不能失去什么、不能做错什么!光明人生亦是圆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处理困局。人积极,很抗负能量,很有正能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道孔子、孟子的人比知道王阳明的人多的多,只是近年来王阳明的名头大了起来。从传统文化对世人的影响力上来说,孔孟的思想从人做人的根本道德上来教化人心,而阳明心学更则重于具体的事务上的操作,讲知行合一吗。由此学阳明心学易在社会人生中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实际上是一种功利思想,王阳明的一生也正是这样的。
上一篇:十二生肖当中,谁只认钱不认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