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不能用哲学去质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呢?
相对论,理论,爱因斯坦能不能用哲学去质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相对论的问题很多,没个几万字很难说清楚。简单的说,相对论建立在“真空中光速不变”的基础上,可事实是,光在空气、玻璃、水、冰中的速度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空间介质里(例如空气),不同的密度造成光速不同,这是大气光学现象的形成原理。1851年的斐索实验证明光速不变。只因“违反”相对论而被冷藏。
如果说相对论仅适用于空无一物的真空环境。事实上,宇宙空间充满了不知名的暗物质。称为暗物质或“广义相对论以太”都没问题,只要是物质,就意味着不适用于相对论。
“动钟变慢”。根据相对论,两个惯性系或参照系完全平权, A的运动意味着B的运动,B的运动也意味着a的运动。 A因为运动而时间变慢,也意味着B因运动而时间变慢。地球和卫星谁在运动谁在静止?地球有自转,也围绕太阳系旋转,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在运动,没有所谓的“静钟”,哪来的“动钟”?这不是哲学思辨,而是客观事实。
综上所述,不是这些客观事实违反了相对论,而是相对论违反了客观事实。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敢于指出事实呢?
尤瓦尔·赫拉利在2017年年9月13日侠客岛对其的采访中指出[http://m.kdnet.net/share-12412205.html?from=groupmessage]:
“尊重知识、听取学者意见很好,但发展到崇拜任何人的程度都很危险,包括崇拜学者。一个人一旦被推崇为先知或权威,他(她)自己都可能信以为真,进而变得骄傲自大,甚至陷入疯狂。对追随者而言,一旦他们信奉某人为权威,便会自我设限,停止努力,只期待着偶像来告诉他们全部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即使答案是错误的、方法是糟糕的,他们也会通盘接受。”
理性、怀疑、批判和实证并不能保证我们一定可以进步,但是至少可以避免我们误入歧途。也许,当物理理论回归客观常识时,理论物理学才能继续进步。
物理理论为自洽解释客观世界而存在,那么,正确的科学范式是从客观现象中总结规律,以此构建理论。物理理论必须建立在客观逻辑的基础上,而不能只以数学逻辑为基础。
我们的科学常识就是经典物理学,回归常识就是回归经典物理学,回归客观逻辑、回归经典科学范式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先贤们几千年积攒下来的思想成果滋养了我们的智慧,他们点亮了一个又一个灯塔,指引着人类的发展方向。没有人的观点全部正确,也没有人的观点一无是处。有些观点后来被事实证明是一个个错误,那也是他们在错误的地方树立起了一个个指引正确航道的航标灯。
真相总是朴实的,真理总是简洁的。有时,我们并不缺乏揭示真相的能力,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缺乏面对事实的勇气。
《一只大象---体系与体系的对话》以旁观者者角度将四大理论呈现在阳光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有个成语叫盲人摸象,相信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物理学的发展就是在不停地“盲人摸象”。
物理学科从产生开始就有一个最终级的目的,那就是从根本上了解宇宙这头“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子。
曾经牛顿所定义的经典力学,也就是牛顿三大定律出现后,物理学界一片赞歌,都认为经典力学完美地解释了世界本源,物理学已经不会有任何突破了。
也就是说,当时的物理学家们都以为自己看到了完整的“大象”。
但是后来,科学家按照经典力学的理论找不到那颗水星和太阳之间的“祝融星”,解释不了“黑体辐射”为什么会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公式,特别是大名鼎鼎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所出现的波粒二象性,这些越来越反常识的现象出现后,人们才慢慢意识到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并不完善,宇宙的运行应该还包含了更多的物理本源理论。
他们以为自己发现了“大象”,其实只是摸到了一条象腿而已。
就这样,研究微观世界和时空纬度,以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为主的现代物理学诞生了。
注意一点,虽然牛顿的经典力学还有很大的缺陷,但是并不代表它就是错的,至少在宏观上它依然是无法反驳的客观定律。
就好像“大象”的腿虽然不是整个大象,但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证明经典物理错了,你除非能找到一个在地球上不借助任何外力就能悬浮的物体,或者制造出来一台能够对外做功的永动机,或者让火箭在向下喷射气体的同时倒着飞……
可惜除了神话故事,我们在宏观领域找不到一个类似上述的反例。
所以今天全球的物理课本依然有经典物理学的内容,让我们普通人从宏观角度知道宇宙的运行规则。
而相对论也是如此。
相对论的确没有完善物理学的整个构建,所以才会有后来所谓“薛定谔的猫”的量子物理,以及最接近世界物理本源的“弦理论”。
但是这并不代表相对论是错的。
至少丢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已经证明了用相对论推导出来的质能方程是完全正确的。
再说说李教授质疑相对论这件事情。
从历史来看,科学的发展就是在一次次的质疑中不停向前推进,所以质疑精神也是一名科学家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但是要注意,科学的质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并不是说随便说一句话就能称得上叫质疑。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科学,一个定理的产生,除了需要思维和数学上的理论之外,还需要现实的实验结果或者真实现象的支撑。
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在1916年就通过广义相对论推导预言了引力波,结果直到几年前科学家真实观测到这一现象后才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同样,要想质疑一个物理学理论,同样需要实验或者现实存在的反例来作为依据。
除非能用实验验证光速在真空中的不同参照物下的速度不同,或者世界上真的出现一个重生到过去的人,否则你无法证明相对论的错误。
可惜我们直到目前依然还没有找到这种反例,反而从原子弹到引力波等等一系列的试验和发现,都在侧面上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
相对论,只是物理这头“大象”上的又一条“象腿”。
我们通常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这是由科学的主观和客观属性决定的。哲学属于社会科学,或者说是一切社会科学的祖宗。
可是用以主观意识为基础的哲学来验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物理学理论,你觉得合适吗?
这是不是很像佛教典故里的所谓“不是风吹让树动,而是你心动”的又一个例子?
说实话我真的很好奇,一个大学物理教授是怎么变成了唯心主义者的……
上一篇:女人跟你回去.恩.啊.哦.是呀.是吗.多一句话都不想说这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