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螺蛳粉”们成为城市崛起的美食武器,背后商业模式可复制吗?
螺蛳,柳州,品牌当“螺蛳粉”们成为城市崛起的美食武器,背后商业模式可复制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上述网红食品品牌驶入快车道的关键是成功实现了从“工业思维”到“互联网思维”的转型。
螺蛳粉最开始线下开店,一是要面对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云南过桥米线等等成熟地区品牌的竞争,就是广西省内还有一个桂林米粉;二是食品本身,螺蛳粉闻着臭,很多从没吃过的人会反感,他不会走进店里吃。
线下店是你先看到实物,再决定要不要吃,吃了再付钱,闻到螺蛳粉的味道,很多人就主动放弃尝试。自热火锅也是,倒不是说它味道不好,而是火锅本身就属于一种社交食物,要现场搭配啤酒的,经常一大桌子人边吃边侃,“自嗨”的自热火锅本身就是违反传统消费习惯的。
网红食品行业普遍掌握了一个窍门: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景是关键。螺蛳粉、自热火锅等等网红食物,只有借助电商快销、红人直播才得以做大规模。因为线上购买,在家嗦粉、在家自热火锅比到店品尝决策更快,更加容易“冲动”,你已经付了钱,试吃几次也无妨,习惯吃以后越吃越上瘾,消费者渐渐“粉丝化”了,螺蛳粉们、自热火锅们的“网红特质”开始形成。
也是基于这个逻辑,包括潮汕的“老婆饼”、“煲仔饭”,澄海的“猪头粽”,里德的“小鱼仔”,荆州的“鱼豆腐”、“小胡鸭”等等网红地方小吃,都努力在红人电商渠道上开拓新的消费场景,各大淘系、抖系主播也纷纷加入这一赛道,这都是借地方美食孵化“网红城市”的重要资源。
03 红人,正在成为地方品牌崛起的战略空军
相比兰州拉面、桂林米粉,螺蛳粉们和自热火锅们的市场拓展还有一个关键助力——红人流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是传统陆军打法,螺蛳粉是红人流量支持下的空军打法,螺蛳粉的销量和口碑大多是线上实现的。
抖音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是2020年用户最喜欢在网上购买的小吃;天猫数据显示,螺蛳粉是今年年货节首日在天猫、淘宝、天猫超市上增速最快的年货。
美团点评发布的《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披露,2020年全网共有1.2万家螺蛳粉店铺,全年累计卖出7.8亿包,其中仅天猫就卖掉1.38亿包。
“嗦粉”开始嵌入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吃螺蛳粉只有0次和无数次”,狂欢之下引来了不少跨界玩家。比如,今年1月17日,中石化宣布进军螺蛳粉,正式推出“易姐姐螺蛳粉”。几乎同一时期,海底捞、肯德基高调进军螺蛳粉,卖方便面的统一上线了“那街那巷柳州风味干捞螺蛳粉”,五菱、绿箭、奈雪的茶、元气森林等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了自家的网红单品螺蛳粉。
知名螺蛳粉品牌螺元元的粉丝群,曾经这样评价他们的消费体验:扁粉顺滑Q弹,勤快的时候一边嗦粉,一边喝汤;懒惰的时候,沸水把粉泡熟,干拌着吃。早餐,夜宵,或是搬砖时候充饥,都很nice!
螺蛳粉应该算不上“中华传统美食”,是 1980 年代柳州市的工人夜市中发明的,那时,几乎没有人认为螺蛳粉会“红”。最近几年,随着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线上订餐、打车、办公、教育等等)的完善,“懒人经济”、“家宅经济”、“夜间经济”开始成为现代商业的重要变量,年轻人变得更“懒”了、更“宅”了、更像“夜猫子”了,包括螺蛳粉、自热小火锅、卤味零食(王小卤、周黑鸭)等网红速食正好适应了这个节奏,销量逐渐引爆。
那么,催“红”螺蛳粉的空军打法对其他地区的特色美食有什么启示呢?我认为主要是下面四点:
用户迭代:产品即内容
稍加想象,如果你给螺蛳粉贴标签,会有哪几个关键词?我想到以下几个:
“夜经济”、“小份装”,螺蛳粉不是要让你吃饱,在夜间有点犯困的时候,可以给你的味蕾和感官带来刺激。
“懒人”、“ 烹饪”,螺蛳粉作为一种需要半加工的包装速食品,给了你不小的料理空间,是懒人最好的厨房存货。
“颜值”、“网红”,现今红人直播间出镜频率最高的、产生最多“新消费品牌”的食品品类,大概就是螺蛳粉了。
“地域特色”、“土味”,现代都市中最有乡土气质的食品品类,几乎就是螺蛳粉了,这是一种“精致的土味”。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个关键词正好对应了“Z世代”群体的生活节奏?
现在年轻人经常熬夜看直播,相信“颜值即正义”,同时对土味有特殊的偏好。他们买东西的决定更加冲动,因为从想到、看见到支付、收货的购买闭环更短了,一个东西有趣,看起来好吃好用,在红人的种草中,在短视频的视觉冲击下,很快就买了。
他们的消费行为都会被内容重塑,或者产品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内容”,直接透过新媒体、红人(意见领袖)触达他们的情感和爽点。这是一种绕不过去的用户迭代,不管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应,这种用户迭代正在发生。
场景迭代:价值核心在于新场景
你猜猜看,螺蛳粉都是在哪里被吃掉的?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螺蛳粉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渠道分布中,网上商城以51.54%的比例居于首位。中国螺蛳粉消费场景中,家庭超越餐馆、美食街,跃居第一,占比是51.50%。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家里吃螺蛳粉呢?
其实,食品、饮品品类产品价值的核心就是新场景。
多年以来,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白酒的消费场景是送礼、宴请,葡萄酒的消费场景是佐餐,啤酒的消费场景是烧烤、火锅、夜宵。可能你难以想象,日本97%的酒品消费是通过便利店这类非即饮渠道卖出的,下班回家的路上,便利店里买一碗拉面要配一瓶低度酒,居家的、微醺的悦己小食小酒,这是日本年轻人的消费场景。
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也有类似倾向,他们吃螺蛳粉、啃王小卤,不是要补充葡萄糖/卡路里,而是为了寻找味觉刺激。你怎么劝一个怕胖的人多吃一点?当你拿出螺蛳粉、鸡爪或鸭脖的时候,脑子会告诉你,我要多巴胺/荷尔蒙。
消费和品牌不只是物质,更是一种取悦自己的精神快感。
爽点迭代:灵魂在于“令人上头”
螺蛳粉源于广西柳州的街头小吃,螺蛳与猪骨熬成的汤、劲道的米粉,配上炸花生、辣椒、木耳、酸笋、腐竹等调味品。可是,为什么螺蛳粉闻起来是“臭”的?
“臭味”其实源于发酵之后的竹笋,即“酸笋”。竹笋变成“酸笋”的过程中,竹笋中原有的物质会发生转化,形成了硫化氢、粪臭素两种特殊物质。
硫化氢的气味就一言难尽了,化学书上的描述是“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粪臭素更另类,带着“粪”字,居然不臭,还是很多花香气味的来源,不少香水、香薰类产品甚至还会添加它作为香味剂。只是浓度过高,粪臭素就会有臭味。
螺蛳粉的“臭”是有好处的,一般来说,发酵之后的食物会比未经发酵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已经帮我们“预先”消化过食物了。比如,发酵豆腐乳的过程中,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就会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有利于人体吸收。更重要是,发酵食物中的氨基酸使食物变得鲜美可口,让人欲罢不能,网络俗称“吃了使人上头”。
上一篇:什么东西最珍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