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取消“摸底考”,真的是一个好选择么?
考试,科举,学生取消“摸底考”,真的是一个好选择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取消“摸底考”,真的是一个好选择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已经取消“模拟考”或“开学考”,对此引发了很多评论和争议。自隋唐科举考试创立后,作为选官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科举考试分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无异于今天的小考、中考、高考。
科举制度经过历朝历代的完善和发展后不失为当时世界最先进、最公正的选拔方式,所以被西方移植。至明清时期,由于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中国科举考试从内容到形式走向了僵化(八股),该制度在国内的功效越来越差,但是西方却把它发挥得很好,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掀起西学东渐的潮流,1905年清政府五大臣出洋考察,其中学习了西方选官制度(实质上就是科举制),回国后进行改革,宣布废除八股取士。
科举考试其实是一直存在的,现代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后(当然不等同于封建科考),很多人通过努力学习,通过高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然而,高考前的各级各类模拟考试是学子们在大练兵,力求做到知己知彼。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多元化,人才观、教育观、教育方法随之发展和变化,考试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渠道,国家教育改革和选拔机制也在与时俱进,学子们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是方向所指,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个过程的,是逐步适应的,特别是高校录取标准如何科学制定,它将影响到改革的前进步伐的快慢。当下逐步取消模拟考试,以练代考,是淡化应试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有些地方因为地区差异换汤不换药,大考前的小考不断,说明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对教师教绩好坏、对学生是否优秀等的评价还是分数定论,从而影响到改革前进步伐。还是那句话“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形成共识并构筑共同愿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明确摸底考试是什么?它是教学工作中的诊断性评价。一般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摸底考试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如果没有掌握敌人的详细情况,指挥员就无法正确指挥作战,难免会打败仗;医生如果不全面检查病人的病情就无法对症下药;同样,学校里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摸底考试可以很清楚的掌握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哪里?通过学生试卷的反馈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哪里?使以后的教学有的放矢。
拿数学来说吧,一张试卷可以看出哪些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哪些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都可以从试卷看出来?了解了这些,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拿出教学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既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又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其次取消“摸底考”,目的是什么?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就像治病的手段一样,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任何时候都不会取消考试评价,更不会取消摸底考,相反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和运用考试这种评价的手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试是老师的手段,也是学生的历练;不怕考才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