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学要怎么样学才有现实意义与作用?
国学,道德经,中国国学要怎么样学才有现实意义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一的办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能这句话谁都会这么说。但怎么结合?看看古人是怎么结合的,好好学一下。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伏羲氏,伏羲怎么开创中华文明的呢?伏羲演八卦。接下来是周文王姬昌,在八卦的基础上创立六十四卦,他是怎么研究呢?一个字\"演\"。再接下来是孔子,孔子给易经写了注解和总结,孔子怎么研究他认为的群经之首,还是一个字\"演\"。到以后宋朝,朱熹,绍雍这些夫子们也在演易经,而且演的花样越来越多。总之一个字\"演\",演算的演,演习的演。
前一阵有个性曾的港仔到处讲易经,讲的天花乱坠,云里雾里,但他演易经了没有?听他的讲座是看不到的,只是在忽悠观众。数学家陈景润为了一个歌特巴赫猜想演算了两麻袋演草纸,西学都要演算,国学家们不会演算或演算不出成果叫什么国学家?
很想问问王国维,陈寅却,胡适……这些国学大家们会不会演算,演算出什么?
现在数学已行发达,各种数学模型,国学家们懂不懂,用了没有,尤其是二进制,中国的独特发明,被外国人拿走做成了计算机,中国国学家用二进制做了些什么?国学不定量,只定性的说说可能用于实际生活与工作当中?
终后,想说老祖宗的法宝――计算,别忘了。中国人认识世界从计算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学就是道学,道学就是国学。道学孕育出唯道论,唯道论论证天下万物的历史就是道与不道的斗争史。道生无,无生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无就是利用,利用就是利他,利他之谓道,利他之为道,利他即得道,利己不道。道乃久,不道早已。学道学就是学利他,学道学就是反利己。分工即利他,无偿奉献即利他。学道学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就是要练出真本领练出大本领去为道去为大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学领域各类知识驳杂,也分技术和思想两大类,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都是思想类,而思想类又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两大部分。
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国学基础的,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信息,已经内化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要深入的学国学、用国学,前提是我们要先把心里已知的国学思想巩固一下,知道这些都是国学思想。比如我们尊老爱幼,礼让谦卑,看似是道德礼仪范畴,指导我们行为规范,但它的根本意义,是我们有了这样的操守,将来对自己做人做事才有更大的好处,貌似利他实则利己。比如你尊敬父母、师长,你的榜样作用会影响你周围的人,特别是你的子女和学生,他们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也会在跟你打交道的时候,表现出对你的尊敬。而谦卑的做人态度,会让你少树敌人,获得更多好感,也能获得更多支持,减少被暗算的可能。
当一个人把自己已知的国学巩固之后,他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就不至于凭着感觉去行为,反而会更注重这件事的细节,用心去琢磨相关联的因素,最后制定出准确的策略。在这个期间,可以读一些注重方法论的国学典籍,例如《鬼谷子》《荣枯鉴》等等。当然,《论语》等儒家典籍也是方法论,只不过基本上我们成年人对这个比较熟悉,也经常会用到,在你巩固国学思想的阶段,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
最后等一个人社会阅历丰厚、方法论类国学典籍钻研到一定程度之后,我才建议去深入研究思想类国学典籍,例如《道德经》,这本书我基本上每年阅读一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其实其他典籍也是这样的,每年总有精进,只不过我认为《道德经》对普通人来说,早期可以读,但没必要去细抠,阅历不够的话,有点儿浪费时间,等事业稳定、子女稳定之后,一个人有闲暇时间,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慢慢的去推敲《道德经》的内容。
总之,国学的学习方法,绝对不是报班或者拿本书就闭门造车,一定是边读、边总结过去、边分析新问题,如此反复下去。也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理论,理论得以升华再指导实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要学习国学,首先得明确了解国学的精华与糟粕是什么。知道国学的精华部分后,还必须清楚这部分内容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正确选择之后再努力学习,后续才可能找到现实中应用的方法。
上一篇:我们公司因为疫情原因,要求少3天假期(原来除夕之前放三天年假),请问该如何调整心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