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蚂蚁遭受重击,央行征信改写,新的持牌经营是否会影响年轻人消费?
互联网,平台,贷款蚂蚁遭受重击,央行征信改写,新的持牌经营是否会影响年轻人消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2021年初,央行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重点明确了“加强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的审慎监管”,涉及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切征信信息的内容增加了个人的地址、身份、消费账单等隐私信息,说明科技公司靠算法发放贷款的时代,也要经过层层审批了,这时否会规避网络安全风险,让大家避免调入网贷陷阱?是否会因为放贷缩水,影响当下的消费拉动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影响年轻人消费。但是这样做才对,社会才会理性发展。君不见,七亿负债人,人人泪满面,法院被挤破,各各自危情。
政策出来了,大家好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思考的方向错了。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加强监管,其目的不在于堵住年轻人借贷的渠道,而是为了防止征信被滥用,从而导致重大的金融风险。注意,监管或者说审批的重点是“防风险”,而不是让大家无法从网络平台借款。
因此,个人觉得这种监管会带来以下几个变化:第一,互联网贷款的推广渠道被限制。因为收集个人征信的行为被严格监管,不是持牌公司无法使用征信,而通过牌照管理可以实现对互联网平台的准入限制,可以对其控制数量并实现技术监管。这样,不规范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会减少很多。第二,有利于正规的金融机构扩大市场。虽然因为平台数量减少会导致贷款供给被限制,但是需求还在,这就给正规的互联网平台以及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留下了市场,因此贷款总量并不会因此收缩多少。题主的因为信贷缩水导致影响年轻人消费的担心,是不存在的。第三,因为贷款门槛提高,的确会导致一些还款能力差的年轻人无法从互联网借款,但这正是监管想要的。现在互联网平台贷款门槛很低,一些年轻人明明没有还款能力也能得到贷款,平台说是说考算法实际只靠暴力催收来控制风险,这样会导致这些年轻人沉沦。因此,对于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实际是起到了防止过度借贷蔓延的作用。题主怕影响消费,实际大家可以去分析一下,因为不断“倒贷”而导致增长的借贷总额中,有多少是用来支付利息和手续费的,真正用于消费的占比其实不大。
总体而言,加强对互联网借贷平台的监管,其作用是正向的。至于这个政策对于拉动消费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蚂蚁这个征信真的把创业失败者害死了,希望有关部门给创业失败者一个复活机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仅影响消费,改变人生观,不在攀比性,更重要留住了小孩的生命,让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关了蚂蚁吸血造福于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九零零零后从小娇生惯养,耐挫能力很弱。消费能力大于挣钱能力就会过度借贷,社会上诱惑太多,很多人又是毕业即失业,找个体面工作都很难,根本就无力偿还贷款,外加征信和催收的威慑力极容易走上极端。如果国家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毁了,我们国家还有未来么,双手支持国家。更重要的国家不要再给资产注水了,银行把钱给资产,然后把资产炒高,然后再把炒高后的资产抵押给银行,如此反复加杠杆,政府企业个人都严重透资了,全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少数有优质资产的人进入福布斯排行榜,除了他们所有人都是输家。这难道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么。给社会造成的创伤又有谁去愈合呢,还是等着他自生自灭。在高压之下的整个社会就像一个火药桶,只要有导火索,一点就会爆炸,和疫情一样无人可以置身事外。希望越来越多的正义人士可以站出来,给年轻人给国家的未来一个光明的前途,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会是无辜的。就像疫情如果不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会这样么。我们也许没有参与,但默许了一样要为产生的结果买单,整个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是些不守信用的人,还在这胡说蚂蚁,你信用好蚂蚁干嘛让你难过,自己不守信,还要说蚂蚁!银行好,你逾期了试试,怎么这么多墙头草,管好自己吧,做个有信用的人再来发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