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印度打折卖大米,背后却有2亿印度人在挨饿是真的吗?你如何看待?
印度,大米,粮食有人说印度打折卖大米,背后却有2亿印度人在挨饿是真的吗?你如何看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我能说两句么?先说好,我可是喜欢说实话的。
我来说两句,看看能不能通过审核吧!
大家听说过“市场经济”吧?
其实,从历史上讲,市场经济是很新鲜的事物,成熟的市场经济出现,最多最多也就是五百年以来的事情。而且,市场条件不但是新鲜事物,,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新鲜事物。
什么意思?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恒古以来,都是“你也配姓赵?”的。
或者说,简明扼要的说;
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一个观点是市场经济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只要有钱就行”,“价高者得”,谁出得起钱,谁出的钱多,谁能承受得起市场价格,那东西就是谁的。
还有另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的古老的“群族”认同了。
比如说,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可以说“恒古以来”,只有皇族才能穿黄色的衣服,这个大家知道吧?
只有皇族这个群族,才有权力穿黄色的衣服,这和市场经济无关,这和身份有关,你就算很有钱,你就算道德高尚,你就算天资聪颖,但你不是皇族,那么你敢穿黄色的衣服,也会被砍头的。反过来说,只要你是皇族,不管你有钱还是没钱,愚笨还是残暴,总而言之,只要你是皇族这个族群身份,那你就有权穿黄色的衣服。
一样的,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也是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看市场。持有看市场这个观点的,不会觉得题主说的问题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只要你掏钱,掏得起钱,那你是不是印度人,这个不是问题,是不是印度人都没问题。
有人说,题主还说了“打折”呢!
其实,打折只是个手段,市场经济的促销手段,活在今天这个社会里,你不会没见过卖东西的打折促销吧?
当然了,还有一种观点,第二个观点,那就是看身份了。看身份的人,认为在题主提出的问题里,印度人这个身份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优先于市场,优先于利润,有印度人这个身份,那就不该挨饿,至于没有印度人这个身份的,那在题主提出的问题(语境)中,就是得往后排到不值一提的外人了。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么?
其实,人类历史的最近五百年,族群优先和市场优先之间的争论,乃至于到处都是血与火的争斗,可谓是主线脉络。人类最近五百年的几乎所有历史事件,背后都有个“族群优先,还是市场优先?”的问题做大背景。认为族群优先的,和认为市场优先的,彼此之间的恩怨情仇,书写了人类历史,书写了人类最近五百多年的几乎全部历史。
希望我说明白了。
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英国路透社报道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印度以打折形式向中国提供10万吨大米,这则报道新闻背景是2018年中国与印度公司签署大米出口协议。
中国在2006年给印度大米出口资格,可是一直到2018年才正式确定进口印度大米,印度大米品质改良达到中国进口的最低标准。2020年疫情和旱情加剧东南亚大米生产地泰国出口缺口,中国开始平衡其他大米进口渠道,这个时候莫迪政府向中国请求援助,因为印度新农业法案打破最低价保障需要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是世界大米最大进口国。
印度数万农民并没有领情莫迪政府而是继续封锁新德里进出高速公路和铁道,莫迪政府企图强硬镇压遭到了印度农民及国际社会舆论强大压力,抗议活动持续四十五天后,莫迪政府拿出下台阶方案让印度农业专家委员会开始调研和谈判以完善农业法案,不过印度农民工会拒绝谈判和调研要求无条件废除农业法案。抗议活动在全印度举行,总共参加人数达到2亿人被称为世界最大有组织抗议活动。
印度一方面扩大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却面临经济下滑后造成饥荒,这是非常矛盾问题。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没有进行彻底的农业改革,印度农业土地大部分都落入中间人地主手上,印度1985年农业部统计,各邦测定的限额以外的土地共有 736.6万英亩,其中 580.7万英亩已由各邦政府征收,在征收的土地中有448.6万英亩已分配给331.1万人。此外,约有162万英亩限额以外的土地因为民事诉讼的纠缠而拖延不决,邦政府无法征收,还有89万英亩限额以外的土地需要由政府保留用于公共事业和造林。因此各邦能够分配的土地只剩下37万英亩。据估计,在过去分配的土地中大约有60%是不适宜耕种的。有的土地只是名义上分配给农民。
调整地块与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整地块的土改措施,虽然各邦都已制定了有关的立法,但真正付诸实施的只有旁遮普和哈里亚纳两个邦和北方邦西部。至于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只是在喀拉拉邦进行过一些试验,实际上并没有实行。这样土地格局就意味着印度政府对农产品种植和出口无能为力,伴随着经济衰退,莫迪政府能够对饥饿人群救济措施有限。莫迪农业土地改革法案本意在于从供需关系上打破中间人地主和出口商的垄断,这样可以缓和印度大地主土地制度历史沉淀的积弊,印度农民通过市场经济渠道获得更灵活的收入进行财富积累,这是站在国家战略上高瞻远瞩。
综合而言,莫迪政府被民族主义思想劫持只能不断用改良主义改革落后印度农业,一方面出口创汇,一方面被中间地主商人垄断,印度需要一场彻底社会革命才能取得国家体系结构的现代化调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卖大米没美元咋买军火
上一篇: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但如何理解父母的苦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