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你阐述“用土地换养老”错在哪里?引导正确养老观念?
土地,农民,国家请你阐述“用土地换养老”错在哪里?引导正确养老观念?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乘此机会去办理,省得自家掏钱包。
其他农民怎么办?没有征用也有招。
有偿转让使用权,应得钱款统一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土地换养老错在那里?
不错的,当前可耕田地被政府征用的农民,暂称失土农民,不是可以换取养老金吗?
这不是以土地换养老吗?
但幸运是否会眷顾到你我他的头上,则要看地理位置而决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个60后的农民,对这个问题我来说两句,你们不觉得我们农村的人一直是用土地来养老老的吗?在土地上一直干到不能动的时候为止,错在哪里?错就错在城市郊区和边远山区的土地价格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期“用土地换养老”这个议题在网络平台有所发酵。影响极不好。必须及早澄清。分清是非黑白,利国利民。
“用土地换养老”翻译成明白话就是满6O岁的农民用承包期内的经营权去换国家支付养老金。
一个提议正确与否。可简单判断它是否讲理?讲法?讲道德?简单的衡量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我个人认为“用土地换养老”这个提议是错的。错得离谱!
一,这个议题不讲理。
此提议针对的土地是耕地。
耕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只有承包权和承包期内的经营权。
村民手中的地,是承包地。那么承包地就是一个劳动平台即一个工作岗位。
不能提“种植户”高于一切,粮食和果蔬只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其它生活必需品生产者一样重要。
农民满6O岁退还承包地就要换国家支付养老金。那么没有承包地的农民用什么换?游牧民用什么换?渔民用什么换?
只有 农民交还工作岗位才能换养老,而其他人交还工作岗位就不能换养老。所以这个议题不讲理。
应该是换,大家都换,不换,大家都不换才合理。
有人会问:征地安置算不算换养老?不算!为什么呢?因为征地是改变了耕地性质和所有权。是一了百了。而“用土地换养老”是地还是那块地,却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无限换。这也是不讲理。
二,这个提议不讲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依法执行。承包合同受法律保护。承包期内都得依法遵守合同。不能违反合同将承包期内的经营权去换取个人永久利益。更沒有将承包地退回集体反而要国家支付养老金的法律依据。而承包期未满就退回承包地属违约行为。不应受到支持。所以此提议不讲法!
那什么是讲法?讲法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继续和发展。即“三权分离”。耕地属集体所有权。村民有承包权和承包期内的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应自主弪营或经营权可有偿转让。即土地流转或转包可获得合法的流转费或转包费。
三,此提议不讲道德。
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是劳动创造世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就是最美的品德。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从事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用土地换养老”就是以占有资源而获取利益。只要村民获得了承包地。那怕多年撂荒,不管经营好坏。到了60岁交还承包地后国家也要支付养老金!这还有道德吗?这样的村民有贡献吗?
只要满60岁的农民都要国家养老。这也是没有道德的道德绑架。是打着关爱老农民的旗号进行道德绑架。
谁是老农民?年满60岁都是老农民吗?不是!参加了社保年满60岁的农民该领养老金是正确的。但全社会都应关爱的“老农民”有一条线。是底线也是界线。是一道铁门坎!那就是2009年以前满60岁的为共和国种地的第一代农民。他们才是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老农民”。他们没有参加社保交费的机会。但国家认帐,社会认帐,社保(居民社保)认帐。他们享受了视同交费。养老金低,但国家用给有贡献农民发养老补贴(标准逐年提高)。给养老困难的发低保,专项扶贫,专项特困救助等措施进行完善和补充。农民养老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哪一点需要“用土地换养老”?
那么5O后及以后人员满6O岁后也不属于“老农民”。不具备这个资格。为什么?因我们5O后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党的培养。我们敢付出,敢担当,能担当都是应尽之责。只不过在当年多流了点汗,多用了点力而己。年轻正当时,有何了不起?我们这一代只能有感党恩,报效祖国之心。不能有挾恩图报之愿!这是大是大非!这是原则!历史事实也是如此。第一次饿饭时,我们还是孩子。是祖辈父辈将我们保护长大。第二次饿饭时我们都己成人。当年是年青力壮之人。也是挣高工分的人,相对也是家庭重点保护之人。饿的反而是老人和劳动力弱的家庭。修水库,修公路都有饭吃。到1978年时,我们的年龄是18岁至28岁。大多数人通过升学,参军,参工,接班,顶岗,临时工合同工转正,代课教师民办教师转正,自买户口,随迁,征地安置,购房入户等转身成了城市人。还有一部分通过当农民工成了只有农村户口的城里人。也就是说我们50后至少享受了32年以上的开革开放发展机会。幸福不幸福?知足不知足?关键是找对参照物。和谁比?和打江山的老一辈比,我们付出极少,得到极多。和我们的父辈比,真的幸福很多很多。我们5O后是老了,但社会给了我们极高的评价。连敌对势力也承认50后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国家也给足了我们50后参加社保的机会。就算高标准补交15年的城乡居民社保。就有比较好的养老金。哪怕留在村里的这少部份人,只要在这32年以上的时间里付出。有贡献。也能领到养老补贴。现在养老困难的村民也能享受低保。(只是进了城,吃不成。离了村,不得分。)凭哪条哪款还要国家养老?需要“用土地换养老”?
上一篇:脑细胞与计算机异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