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医院的医疗接待能力有限,资源紧张,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呢?
医院,大医院,医生大医院的医疗接待能力有限,资源紧张,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前两天二宝生病了,需要做个小手术,由于対其手法要求极高,技术绝对精湛才行。于是和宝妈商量,决定去省城医大一院治疗,先是多方打听治疗此病的专家,然后是预约挂号。
看病过程很顺利,大夫看完以后立马在医院做了手术,但是由于得做各种检查,原本两三天就可以,硬是在医院呆了一个星期。
我想,有病去大医院治疗,寻求更好的医疗帮助,无可厚非。
一是寻求治本之策。大医院医生阅历多、见识广、水平高,许多都是外国留学归来,地方医院许多治不了的病,人家可以轻松解决。这使我想起老婆怀孕时做羊水穿刺,地方医院医生束手无策,医大医生一针解决问题,首先,得承认差距是必须有的。其次,治疗手法多样,根据本人情况可选择机会多。最后,大医院更容易跟国际接轨,首先引进先进的治疗手段。
二是寻求心理安慰。有些人,病不大,出于对大医院的信任或者对地方医院、小医院的不信任,也许在那里受过伤,因此,只要有病就往大医院跑,客观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
朋友们,如果亲人有病,你们也会上大医院吗?请告诉我你们的选择或者讲述你们的求医经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要结合几个方向综合分析
第一:从目前国家的医疗结构上看,总体的结构是hi,农村医疗薄弱,有些落后地区,连一名村医都没有,要看病要跑到很远的镇上看,而且还只是一个诊所,诊所的医生也是个赤脚医生,总体来说西部落后,东部发达,那么一些人看病就往发达的地方跑,这个就是从宏观上面江,造成资源的拥挤。因为本来一个省级的医院它是可以服务一个省几千万人口,那么你外省赶过来看, 这个容量就被挤破,造成人员拥挤不堪,
第二:从软件医生的资源上,完全是不公平的,目前每年高考医学院的毕业生,基本都留在大城市工作,因为有很好的工资福利,有很大的平台和工作机会,他们一毕业不可能,往低工资的乡镇医院工作,这就很大的程度造成了,从医生资源的上大医院和小医院的区别, 有技术的在大医院,其次为什么没技术的在乡镇县医院,因为你平常看病都是看的很平常的病种,比如感冒跌伤,很普通,对于一般比较严重的病种,一是患者不愿意在县里看, 而是你经常看小毛病,大毛病你没有接触过,自然而然你就叫病人去大城市去看病。长而久之,你的医疗技术水平就退步了。
第三:目前现在各大医院都开始增强高端医疗技术人员,给予正高,副高的医生有很好的安置和福利待遇,比如给予高级技术医生房款,子女就学等多方面的举措,而且实行年薪制,这种诱惑那个医生看了都会心动,而医生这个职业是越老越吃香,那么达到这个水平的基本上副高正高职称了,技术又乱就到大医院了,而小医院在资金,福利等各个方面无法留住人才,导致人才流失,这就造成了资源严重短缺,病人当然是王好的资源看病,
第四;总的来说,人们的从众心里,因为大家都往大医院跑,你如果不去看,感觉自己落后,在大家的鼓舞下,你自然而然感觉的县里镇里的医生水平技术太差,那就往大医院跑。其次一些大毛病确实目前小地方医院无法治疗,你只能往大城市跑,还有目前大医院引进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一次性更好的看清毛病,可以给患者一次性肯定的病因,可以及时治疗诊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医院医疗水准高,不去大医院去哪里?
记得是2004年,妻子的一个亲戚,女性,她做心脏手术,当地的市级医院肯定是做不了,到了首府的大医院也不敢给做,医生建议转院,亲戚一家人合议后,大冬天跑到北京阜外医院去做手术了,花费差不多十来万块钱,这十几年了,亲戚的心脏病再没有问题。
今年春天,我大表哥发现尿血,经当地医生建议,又是到北京的北大医院做的手术,听表哥讲述就医过程,确实费劲周折,花了不少钱给黄牛,但是最终医疗效果是很好的。大表哥是公职人员,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60多岁了,遇上这样的大病,去北京求医做手术是最佳选择。
全国好的医院,最厉害的医生,最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以省会城市为主的大城市,所以,一遇到重大疾病,凡是有能力的有条件的家庭,准是选择到大城市医院去看病的。我觉得,头疼脑热等等小毛病就在小医院看看就行了,大毛病、疑难杂症还是到大医院看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与人口比例不匹配,分部不均。
好的医疗资源和高水平的医护人才大都配备在一线城市,而具有领先专业学科的基本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其他地方的人看疑难病症只能往大城市,这样患者形成扎堆儿......
大医院名声在外,不去大医院看病内心不踏实。 大医院给出的诊断大多数患者容易接受。
不带患病的亲属去大医院看病内心良心不安,去大医院也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和信任吧!
几十年形成看病最好去大医院找熟人,托关系,送红包......否则不踏实、不放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跟房价一样,买涨不买跌。所以理性教育最重要,才能让人摆脱动物性。
上一篇:怎么监督孩子的行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