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千古一帝康熙竟是个错别字大王,你怎么看?
康熙,错别字,奏章千古一帝康熙竟是个错别字大王,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康熙至今300多年,流传下来的文物史料不少,康熙皇帝的奏折朱批、书法匾额超出历代皇帝许多,大约仅次于乾隆。现今保存的奏折基本上都是康熙40年以后的御笔,其中“笔误”之处还蛮多的,古代用繁体字,翻译成简体字方便阅读。譬如:
“張雲翰有幾各(個)兒子?”
[“张云翰有几各(个)儿子?”]
“總兵關(官)朕即補去。”
[“总兵关(官)朕即补去。”]
“不打(搭)浮橋,從盧溝橋回鸞(鑾)。”
[“不打(搭)浮桥,从卢沟桥回鸾(銮)。”]
用“笔误”解读康熙的错别字应该算是是美化,这位皇帝很可能会说汉话却不精通写,打个比方,英语口语流利的人书写时有可能错漏百篇,同一个道理。
同音错别字除上述例子外,还有如:将封疆大吏写成“风疆大吏”,将白莲教写作“白廉教”,将满洲写成“满州”等等;
此外还有形近错别字。有一年苏州织造李煦上书的奏折中提到“癸巳”,康熙爷竟化身纠错大师,在旁边写了一个“已”字,直接将正确的字改错了。
皇权至高无上,康熙的错别字在那个时代鲜少有人敢提及,到了近现代后来者钻研过后也就没啥好忌讳的了。
康熙曾经说过:“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因为酷爱书法,临摹的手卷将近万篇,用来上次忠臣良将的不下几千,还有著名的庙宇禅林、皇家别院的御书匾额也是不计其数。
在南书房当值的“清初六家”之一查慎行记载,康熙41年11月初八乾清宫一次性发发不分科1427幅康熙御书用来赏赐。
康熙44年8月在承德避暑山庄,查慎行查看康熙御笔颁赐的记录,包括匾额、堂幅、卷轴、斗方、册页、纸扇等超过30000幅,因此大发感慨:“自古帝王宸翰,未有若是之多者。”(下图:查慎行)
莽莽有话说
作为封建社会拥有无与伦比影响力的统治者来说,错别字或许只是一个小瑕疵,甚至会被当成个性风格,康熙御笔的受众多是大小官员,自然是不敢触怒龙颜。不过假如落在民间,成为多数人学习的榜样,那就成了真正的误导了。
换到今天就截然不同,越是影响力巨大的公众人物,越是受人瞩目,众目睽睽之下更是要谨言慎行了。无论是为人师表,还是一方名人,在展现自己学识之余也广泛受到监督,随着时代的改变,榜样的作用在发光发热。
(图片来源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用现代规范的简体字来品评历代文字对与错。更加不能以你认为错的字,其字就是错的。因为知识和贫穷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家觉得呢?谢谢
上一篇:睡觉时左手发麻的原因是什么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