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同为传统艺术,为什么戏剧没落而相声却又复兴了?
相声,戏剧,戏曲同为传统艺术,为什么戏剧没落而相声却又复兴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由盛到衰的过程;戏剧从原始社会出现,贯穿于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而相声也只不过始于明清,复兴于现代,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可以理解。
01.戏剧起于远古时代: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依旧来源于生活,其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甚至更早时候的原始社会。那时候的戏剧可能和当今的戏剧大相径庭,更像是一种远古的宗教仪式,人们按照一定的节拍,用石头相互敲击或者用手拍击石头或兽骨,同时配合着有节奏的喊声,这就戏剧的最原始形态。
02.戏剧的辉煌历史:
戏剧艺术可以说伴随着整个中国的历史,从夏、商、周,到秦皇汉武,始终长久不衰,直到最后以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仔细算来5000年的历史也不算夸张。从最开始的以宫廷歌舞为主要的表演方式,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在与地方的特色相结合,形成了门派众多的戏剧种类,比如像京剧、豫剧、黄梅戏、粤剧等等。
03.相声的起源和历史:
相声艺术可以说是源于明清,盛于当代。就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开始算起,到如今也只有652年的历史。这种以“说”、“学”、“逗”、“唱” ,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民间说唱艺术,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八、九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科技相当落后的那些年代,迎来了相声有史以来最繁荣昌盛的时代。
★可以说,拿相声艺术和戏剧的历史相比较的话,相声600多年的历史似乎微不足道太过年轻。纵观戏剧辉煌几千年的历史,相声和其相比也就仅仅火了20-30年的样子。随着国人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声这门表演艺术,也改变不了慢慢的走向没落的结局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网络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变革。一切媒体、娱乐和传统文化艺术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不但是戏曲等传统艺术没落了,电视节目看的人少了,小品也没有那么受欢迎了,春晚不断遭人吐槽……
相声也说不上复兴,只不过郭德纲突然崛起改变相声作品题材风格利用小剧场和不断的话题炒作走了热度,比起来八九十年代相声在电视广播上大火特火,小剧场相声表演有多少观众?一场演出收入只怕是还比不了网红主播一场逗比表演。所以,不要提相声复兴了,复兴之路还很遥远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再简单不过了,戏剧,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观看,而年轻人很少光顾,而相声呢,却是老少皆宜,男女都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因此,戏剧自然而然的就落后于相声了。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时候,除了电影,还没有别的娱乐活动,乡下经常有说大鼓书的,和唱驴皮影的,可是,观看这些节目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老年人,年轻人没几个喜欢的,再后来,有了电视,更没人看这些古老的东西了。
而相声呢,却能够吸引大多数人,哪个年龄段的男男女女都喜欢听,听完了这段又想听那一段,既开心又解闷。
喜欢听戏剧的人,差不多都是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如今这些人有很多都去世了,观众也就少了很多,因此,戏剧也就没有了市场,就如同以前的老年人不爱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
年轻人没人喜欢戏剧,每当看春晚的时候,大家都会期盼精彩的相声,而戏剧呢,差不多都避而远之了,所以,才会出现戏剧没落,而相声复兴的这种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戏剧需要有一定水准的人才能听懂,相声就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趣事,老少皆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戏剧没有没落,据了解戏剧类非遗名录几百个不至,而相声可能只有一个吧?戏剧有话剧、戏曲等,光戏曲有京、评、豫、越、黄梅戏,秦、川、晋、粤、花鼓戏,吉、沪、吕、蒲、二人转,锡、滇、楚、汉、龙江剧,河北梆子、越调、眉户剧,花灯、藏戏、茂腔剧等等太多。
相声是大众文艺的上镜较高,从受到电视观众喜欢的姜昆等相声名家,到受剧场热捧的德云社,但民众普及率、扎根根本不及戏剧深,戏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戏曲无法走河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