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石壕吏》中老妪都能去军队做个厨师,杜甫为什么不去做个文书?
杜甫,军队,洛阳《石壕吏》中老妪都能去军队做个厨师,杜甫为什么不去做个文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石壕吏》中老妪都能去军队做个厨师,杜甫为什么不去做个文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杜甫创作《石壕吏》时,正值他从洛阳老家探亲结束回任职地方华州的途中,此时,郭子仪的军队在邺城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军队交战,两军损失惨重,郭子仪只能退守洛阳。
洛阳是唐朝的东都,倘若失手,帝都长安将面临再次沦陷的危机,局势非常危险。为了及时补充兵力,郭子仪只能派官兵四处捉人。作为统领军队的将军来说,郭子仪也不想为此搞的老百姓鸡飞狗跳,可是,没人上前线,怎么打仗?怎么保护唐王朝城都?
相比来说,诗歌中的老太太觉悟还是很高,她也很清楚目前国家所面临的困境,虽然三个儿子死了两个,还有一个生死未卜,但是她依然愿意跟着官吏走,至少还赶得上为军队做早饭。
杜甫亲眼目睹这一事件发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石壕吏》,让我们看到了千年之前那场战乱中家庭的生离死别以及一个老妪为了民族大义而投入战争的决心与勇气。
而杜甫之所以没有被征兵上前线,那是因为唐朝有规定,凡是世家子弟,即其祖父,父亲,曾祖父都是做官的,他本人也是做官的,那么就可以“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大概意思就是说自己不用交个税,也不用服徭役,兵役。
众所周知,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杜甫本人都是做官的,所以他不用服兵役,更何况,当时的杜甫还有官职在身,他不能丢了本职工作不干,跑到军队去做个文书吧?
上一篇:杜峰连吃2T罚下,朱芳雨为什么无动于衷不前来劝架?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