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概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儒家,儒术,思想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概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果没有汉武帝的“罢拙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如今大概发展成什么样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没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之后的中国就是现在的欧洲四分五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尚可网 邀请。
首先要明白,中国人的尤其是中国古代的人,总是抓事物的本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认为,无论什么事物,看起来千头万绪,但是事物都有其本质,只要抓住事物本质,就如同再大的网,掌握了纲领,这张网就能灵活运用了。
在人与人之间,在人群与人群之间,在民族与民族之间,可以说,儒术是唯一一个能让个人、小团体、民族自己拥有自知之明、准确自我定位、彼此之间和睦相处的哲学。
所以,中华民族自儒术诞生后,彻底放弃了小国寡民的思维,崇拜天下大同,所以两千多年来,中国经历了多少群雄割据,多少内忧外患,但是中国始终保持传统文化,始终维持多民族大一统。
现在我们回头看中国历史,只要新政权实行儒术,即使是少数民族,都能成为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朝代,如果舍弃儒术,即使建立强大政权,也是昙花一现,成为短命朝代。
今天有些人受到西方的影响,崇拜个人主义,认为儒术是愚民邪说,应该说当你没有多少经历,当你戴上有色眼镜,当你沉迷于西方极乐思维,儒术自然是没有一点好处。
其实儒术并不十全十美,正如上面所说,儒术要求自我准确定位,就是要人少些不着边际的空想,所以自然是那些个人主义的魔咒。
由于儒术规范人生,当然属于技巧的其它学科就得不到重视,自然也就阻止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也就是中国虽然自然科学越来越落后西方的原因。
当然儒术作为规范人的一种学说,它的应用仍然要靠政权来实现,所以政权出于自私自利,在推行儒术的时候,总是塞入上不得台面的私货,应该说,对中国发展造成伤害的不是儒术,都是历史上各个政权在推行儒术时塞入的私货造成的。
所以任何理论一旦存世长了,就注定被塞入的私货多了,它也就变味了,所以不要说什么理论先进,只要私货少,理论就先进。
可以说人类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儒术仍然是最好的理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一家之言』
我们都听儒家一家之言2000多年了,都说儒家的古人圣贤思想博大精深,仁义道德,仁政德政,天下大同。残酷的现实却是当大一统的格局在满清末年被大英帝国砸碎,这一家之言就变成不堪一击的杂碎了!连累中国人遭受百年祸害!
到底为什么这一家之言经不起开放的竞争呢?到底这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内涵有多少水分呢?到底被罢黜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呢?
『文景黄老之治的文明』
儒生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历朝历代都用儒家久化统治国家,教化人民,才使中华民族称为礼仪之邦。否则可能沦为蛮夷之邦”。这说法靠谱吗?
实话实说,这说法比特朗普还不靠谱。汉武帝之前三千年的中华民族难道当真没有教化吗?首先这是跟儒家道统的说法相矛盾的!儒家道统强调从尧舜开始就教化人民了!
再说,总不能健忘到数典忘祖,忘掉汉武帝的爷爷和老爸所统治的文景盛世吧?
啥叫盛世呢?没有文明能成盛世吗?文景黄老之治不但有文明,而且还有富国强民之道,包括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和平相处的大同之道。
这主导思想叫做黄老道家思想,它不但有教化,有仁义而且思想全面,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以能成就文景及贞观两大盛世,至今华人还自称汉人或唐人(两广和福建人自称唐人)。
百度百科如此介绍黄老道家思想:“黄老道家思想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它在齐国稷下和魏国时期,以道家思想为主体,采纳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发展分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两大主题,具有极强目的性和操作性。黄老思想在西方被称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Daoism)。黄老政治思想强调道生法。认为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达到有为。上述主张成就文景黄老之治的盛世。”
这黄老道家思想显然不是老庄思想,老庄思想只是它的子集而已!怎么会这样呢?当然是因为黄老道家的经济学、军事学、科学等治国之学都被汉儒所罢黜了!然后汉儒强制把道家思想定义为与儒家一样重道轻术的老庄思想,并且还把黄老通才管仲到申不害等归纳为法家,彻底从道家剥离。
『中华文化的传统』
老子的通才学生计然如此阐述中华文化传统:“昔黄帝之治天下,理日月之行,治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明上下,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天,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而无尤,法令明而不闇,辅佐公而不阿,田者让畔,路不拾遗。”
齐国姜太公的说法是:“帝尧布衣掩体,粝粮之饭,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作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慰勉之。旌别淑匿,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之孤寡,振瞻富巳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待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华夏哲学思想从黄帝经尧舜,皋陶,禹汤,到太公,周文王,都是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以民为本。倒是周武王死后,摄政王周公旦把这实事求是和“以民为本”的思想转变成“君权天授”的儒家复杂精英思想。
儒家与黄老道家思想的差异并非道德、仁义、仁政或教化人民,其实这是先秦诸子的交集,绝非儒家的专利!儒家与道家相异之处是儒家强调王权和兴建繁琐的礼仪来巩固它。这就是法先王,尊圣贤,师古人,重礼教的儒家传统。而且尚古和敬权威的儒家思想排斥黄老道家、墨家及名家的自然和社会科学。
上一篇:徐州的特产是兔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