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进厂打工有前途吗?如何看待厂里的上班族?
工厂,小王,厂里进厂打工有前途吗?如何看待厂里的上班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实的讲。国内工厂打工的都是社会底层。一个人进入什么阶层就决定了他的生活。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选择了进工厂做工人那就是选择了社会底层。因为在这个阶层时间越久思维越是固化。眼界越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前途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外在环境的确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影响自己前途最大的因素是个人的心智和自己对人生的担当。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有前途的,自己前途的好坏首先要了解行业规则,尊重行业规则,利用行业规则。 成功需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往往可遇不可求,人和这一块儿需要我们自身持续的努力!如果自己平时不努力,机会来了也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
朋友小王初中毕业,05进了东莞一家台资手袋厂,工厂位于东莞市塘厦镇田心村龙林路。小王以车间文员的岗位入职,所谓文员工作不过是录入车间的产能报表,协助生产副课长跟进生产计划。工厂是来料加工厂,自身产能有限,很多材料需要外发加工,副课长负责具体外发事宜,小李每天到外发加工厂跟进产能,产能出不来的时候聚需要通宵在产线跟进,这活儿说不辛苦是假的。就这工作小王一干就是两年。
后来副课长拿回扣被加工厂实名举报到工厂总裁办,随后被解职边缘化(副课长在工厂干了8年,随意辞退需要支付一大笔赔偿金),小王是副课长最直接的下属,和副课长一起负责外包。总裁办有理由怀疑小李牵涉其中也拿了回扣,经过半个月的电话回访,发现小李没有拿过外包厂1毛钱。总裁办感到不可思议,随后将小王调到生产技术课做文员,负责手袋的工序拆解并制作手袋SOP(生产作业指导书)。有句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小王到生产技术课报道了,但总裁办的调查还在暗中进行。
小王此前多次到外包厂的车间现场跟进生产进度,生产工序她早已了然于胸,所以做出来SOP,精简了好几道工序,为厂里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厂里出通告奖励现金500元。单纯的小王在文员岗位上努力的工作两年。后面修改过几次SOP,为厂里节约了不少外包费用。总裁办经过暗中调查,确认小王是清白的,对小王的人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加之小王制作修改SOP,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贡献突出,遂将其提拔为身产技术课组长,继续负责产品的工艺工序。
时间来到2011年,小王在生产技术科组长位置上也干了快两个年头,厂里为了应对订单的逐年增加,解决工厂的产能不足问题,将生产部的外包权限剥离出来结合小王所在的组,专门成立生产机动课,小王担任副课长,课长由台干担任。
有人说:任何项目在赚钱的时候,没有人会说项目存在什么问题。外包业务量的增加,工厂的利润大幅上涨,小王的工资也有4000多元。此时的小王更忙了,当裁判兼职做运动员时,这个规则本身就很有问题。小王左手负责SOP,右手负责外包,任何人处在这个位置,都一定会被冲击,可工厂现在处在赚钱时期,谁会来管理这个事情。就算要管理,负责的手袋工艺工序,庞大的订单转化成货运集装箱,没有两把刷子是拿不下来的,小王的工作也就变得无法替代。
一次和小王吃饭,大家都喝酒了,聊到这个事儿,小王说:我干了两年的生产机动课副课长就离职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接手时有17家外包厂,我优化了8家,增加了3家,外包厂的总数降低到12家,4家工厂每家每月支付我5000的工资,余下的的3家每月我也收钱,但是剩下的5家订单最多质量最好的外包厂,我没拿1毛钱,不是他们不送,是我不收。你不能见到钱就拿,不干活的钱我是不拿的。
粗略估算,4家外包厂每家每个月5000元,两年就是24万,加上余下的3家外包厂两年怎么也有小10万元。对小王的蜕变我不做评论,单是这份对规则的理解和利用,都是我等望尘莫及的。有多少人在手头有权利时,恨不得雁过拔毛,拿钱拿到这么有原则,打工打到这份心机和历练,是很多打工朋友不能企及的。
所以做任何工作,不要一开始就要利益最大化,首先要把工作做好,掌握游戏规则,利用游戏规则。不论任何岗位首先要业务熟练,熟练到不可被替代,当你能做到不可被替代的时候,你平时所积累的资源都是可以变现的,也是有前途的。如果还不能变现,说明你还不够努力。
对于小王的做法,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哎,进厂打工谈前途,那是可悲可泣的。进厂打工,最多也就适当改善在农村,种一亩三分地的温饱问题而以。
当然了,前途的定义是什么?那也是因人而异,因生活环境不同而不同,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当一个过着穷困潦倒,衣食都不能达到温饱时。进厂一个月几千甚至上万的工资,可有效解决温饱问题。此时,他与以前对比,他会觉得有前途了。
当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久了。衣食是温饱了,可住行还是没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此时,所为的前途又在何方。
总结,前途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时代而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