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上将,有中将,少将为什么不称下将?
军衔,少将,下士有上将,有中将,少将为什么不称下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趣的是,同样是引进军衔制度,日本的校官用的是“佐”字。这就是语言习惯的问题了。
现在日本的军衔制度,已经成了全世界的一个奇观了。
日本的将官是:陆上幕僚长(海上幕僚长、空上幕僚长)、陆将(海将、空将)、将补;
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尉官:一尉、二尉、三尉;准尉;
曹:曹长、一曹、二曹、三曹;
士:士长、一士、二士、三士。
额,这个,该如何评价呢?我从未见过如此草率的军衔制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哨兵小虎第983条回答。
这纯粹是翻译的问题,翻译为少将,代表对中国文化了解之精准和深邃。
但如果翻译成“下将”,则明显是对文化的偏执应用。
如果照此道理,"上将"应该叫"多将"吧,毕竟在有的国家最高军衔也才直到少将,所以"多将"才更符合你这个场景哩!
小虎虽是没多少文化,但也知道“下”在汉语词典里,至少是带有贬义次的,最多也就可以用作谦词,比如:“在下、职下”等。
但如果用作对军官军衔的称呼,则尤为不妥,就像哪个中国人的名字也不会用上“下”字一样。所以军官的秒称呼里用的都是:“少将、少校、少尉”。
但也有例外,土兵的军衔就可以用“下”字,比如“下士”。那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下士“这个词古已有之。
《周礼天官叙官》里有记载:"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秦以后亦有袭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为官秩者。
说是是周代如何任命天子之官的,分为六等,分别是”君上、宰相、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可见“下士”是古代就有之词语,待到近代用做军衔之称谓,是清代的1909年,当时土兵的军衔便设为“上士、中士、下士。”
而当时的军官则是袁世凯的“六镇”。当时还叫“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还不叫“上将、中将和少将呢”。
再者从传统意识上来讲,做为“下士”的低级士兵怎么能和作为军官的高层人士相比呢,所以军官叫做“少官(将、校、尉)。
当然也有”少士“这个称呼的,1934年,伪满发布《陆军武官、兵等级之件》,修订了军衔等级。把“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依次改称“少士、上兵、中兵、少兵”。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翻译的问题。
1912年8月,北洋政府修订军衔,废除清代新军军衔,而在对应设置军衔的时候,少将,少校,少尉,都是军官,所以选择少这个听起来过得去的汉字,而非下这个字。而普通士兵中的下级士官,肯定是没有人帮他们说话,自然就简称为下士。
其实,少将的传统本意是师将军,准将本意是旅将军,而北洋修订军衔的时候已经放弃了准将军衔,所以包括蓝党与红党的军衔都没有准将的设置,北洋与蓝党都是旅长少将,师长中将(无旅的师视同旅),也就少将一群,中将遍地。区别是,北洋与蓝党军衔的少将实际对应红党1955年增设的大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军中的军衔制,军迷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军衔是指军队中对不同职务的军人授予的等级称号,用来区别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不同等级。
授予军衔以后,在日常、作训、作战时的制服上,是有明显的军衔标识的,让军中官兵一看,就知道是对方是什么军衔,以方便军队的作战和指挥。
某国在一段时间内,取消了军中的军衔制,军官与士兵的区别,就是军官上衣有4只口袋,士兵上衣则少了2只口袋。
由于军人的制服上没有任何军衔标志,士兵和军官是能区别开来的,主要是看制服上口袋的多寡;问题是同样有4只口袋的军官,一般只能从军官年龄大小、脸上的皱纹来判断其军中职务的高低。
某次战争时,部队行动一度受阻,被堵在一段狭窄的公路上,步兵、炮兵、坦克、运输等都争先恐后地想让所部先行通过,由于指挥和协调不力,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的场景,不知道该听哪位4只口袋军官的话好。
此过程有幸被随军的战地摄影记者记录了下来,战后军方高层在观看这段战地录像时,深感军官没有军衔标志,带来战场上的混乱状态,所以就有了在军中恢复军衔的打算,并最终付诸了行动。
现在,是和平年代,许多国家的军队,已经取消了军中的最高军衔-元帅,保留元帅军衔的国家并不多,一般军衔都设置为“将、校(佐)尉”三个等级,等级高低依次为上将、中将和少将;上校、中校和少校;上尉、中尉和少尉。
当然,个别国军的军队设置了大将、中将、少将三级,也有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的;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也有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的;此外,有个别国家还设置了准将、准尉军衔,但似乎未见准校军衔,这也算是一个军衔中的特殊案例了。
上将、中将、少将,将级军官等级中,是属于普遍的现象,但一般少将,都不会称“”下将”,仅从汉语语意上来考量,有上中下,三个不同的高度之说,因此,有上将、中将,那么有“下将”,其实也未尝不可。
上一篇:电动车不接巡航线能跑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