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考拉又笨又懒还嗜睡,是吃毒树叶毒傻了吗?
桉树,考拉,食物考拉又笨又懒还嗜睡,是吃毒树叶毒傻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考拉又笨又懒还嗜睡,是吃毒树叶毒傻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前的山火烧死了2.5万只考拉,有人说考拉吃了有毒的桉树叶,因此行动缓慢,嗜睡,还把水戒了,智力接近于零,山火烧眉毛了都不跑。实际上,毒叶只是表象,之所以萌萌的根源还是来源于环境的因素:天敌与食物,大自然通过考拉告诉我们原来智商为零也是一种优势。
大自然一切皆可利用,火灾竟然也可以变成生存优势
300万年前桉树叶并非考拉的最佳选择,郁郁葱葱的澳洲森林植物很多,考拉的饮食也更多样化。随着气候越来越干燥,大量土地沙漠化,森林枯木丛生。原本就抗旱的桉树在气候变迁中点亮了第一个技能,它演化出了厚厚的树皮,火难以烧其根本。一开始是高温与雷电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断断续续的小火,每次灾后桉树会在第一次时间焕发生机,其他植物的“尸体”反而成了它的养料,使其越来越旺盛。
于是桉树顺理成章地演化出第二个技能,分泌更多的可燃性油脂,它希望火连绵不绝烧的更旺。桉树在抗火、助火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慢慢地挤走其他植物,占据了澳大利亚75%的森林面积。
火灾受益的不仅仅是桉树,又培养出了一个飞禽物种—火鹰。一开始有些鹰发现灾后可以吃到“烤肉”,它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个捕猎的技巧。后来更是由被动转为主动,当某处自然起火,就会叼起火枝,四处纵火。
高温干旱、桉树、火鹰、山火的大戏愈演愈烈,而考拉经历了挑食,逐渐吃不饱,到最后一眼望去全是桉树叶,为了生存它忍了。
由于食物的减少,考拉开始变傻
澳洲是食草动物的天堂,因为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气候的变迁中,考拉获取不到食物,开始向着节约能量的方向演化,没有天敌意味着不需要智力、敏捷、力量。这些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特别是大脑,因此脑容量越变越小。哺乳动物中大脑占比最低的就是考拉。
它同样放弃了速度与力量,反正没有天敌追杀我,总之本着少吃就少动,没吃的就不动的原则演化着。
桉树让考拉朝着极端的方向进一步演化
当无食可用的考拉开始吃上桉树叶之后才发现,原来之前并非极限,“我变得更慢、更笨、更懒、吃的更少”,原因是这叶子有毒呀。在一波波考拉前仆后继的毒发身亡之后,大自然让它领悟了一个道理:少吃少毒,只要叶子嚼的越小越碎,每一份所含的毒素越少,然后增加消化时间,让消化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分解毒素,当然还需要解毒工具。
为了咀嚼充分,考拉甚至出现了类似反刍的技能,只要嚼得不够碎就会回流到嘴中继续咀嚼。考拉宝宝刚出生也没有牙齿,除了哺乳,通常只能吃考拉妈妈排出的软质的食物(分解完毒的粑),直到1岁自己长出尖牙。
考拉的消化系统也进一步加长、加大,它的体内几乎都被消化系统所占满,盲肠更是达到了2米长,10厘米直径。当然,它还演化出了分解毒素的酶(细胞色素P450),即使是这样想要分解一口桉树叶通常也要达到100~200个小时,而嗜睡也符合节能的演变策略。
能量来得太不易了,因此它只能继续节能,更慢更懒,代谢率降到了哺乳动物的一半。在行动上除了吃桉树叶就是每天睡上20个小时,只通过桉树叶补充水分,省的下地走动耗能。
脑容量进一步压缩,结果它就傻到你在他面前放一盘桉树叶,它就算饿死了也不知道吃。因为它复杂事物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与记忆力太差了。差到无法识别摘下来的叶子是食物,你只有把桉树叶挂在树上它才知道:啊,这个好像是吃的。因此让它分析火灾有危险就有点难为它了。
桉树叶使考拉难以善终
不过,即使如此节能,大部分考拉也不能善终。除了疾病等意外情况,由于干旱没有水源,考拉又有无法快速摄入大量桉树叶来汲取水分,很多考拉会被渴死。
而桉树叶也是一把双刃剑,高毒素、低能量使得考拉需要长期不断磨损牙齿,因此很多考拉会因为没有牙尖,无法磨碎树叶,最后只能活生生饿死。它们还有大把的生命,只是环境的变迁使它们草草结束。
总结
环境的变迁,使得考拉难以获得能量,更为节能的考拉更容易生存,同时桉树在环境变迁中脱颖而出、霸道演化使考拉无从选择,桉树难以消化促使考拉向着更为节能的方向进一步演化。在几乎没有天敌,也没有竞争者(只有考拉吃桉树)的情况下,智力是无用的,耗能的,因此大脑考拉“不要了”,速度与力量也不要了。这种进化极具环境优势,但这背后是另外一个悲剧,考拉难以善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考拉一天当中最多有22个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且它的一生基本上都在树上,除了吃就是睡,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有人说:考拉是吃了有毒的树叶被毒傻了,才会如此的懒和嗜睡。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考拉的习性
考拉又名树袋熊,它是澳大利亚独有的有袋类哺乳动物,从外观上看,考拉有着类似于小熊一样的头部特征,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不过,它与熊除了都是哺乳动物外,没有任何的关系。
从体型上看,成年的考拉体长平均也只有75公分左右,体重平均在7公斤左右,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从分布上看,考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密林之中,由于原生环境中有澳洲野犬、野猫以及老鹰这种猛禽的存在,所以考拉将自己的“家”搬到了树上。
考拉是一种纯正的食草动物,而且它们的食物非常单一,那就是桉树叶。在澳大利亚分布着超过500种不同的桉树,但是能作为考拉食物的只有12种。由于大多数的桉树比较的高大(20米),所以考拉的一生有90%是在桉树上度过的。由于需要在树上爬上爬下,所以考拉进化出了可以分叉的手指和尖利的爪子,这样方便考拉的抓握,而且由于长时间在树上,所以考拉的尾巴已经退化为“坐垫”,这样能保证考拉在树上长时间坐不累。
考拉偶尔也会下树,而它下树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不慎从树上摔落,这是因为年迈之后的考拉抓握力变小导致的;第二是换树。总是在一棵树上吃东西,树叶难免会变得稀疏,所以考拉需要定期的换树;第三是吃东西。由于考拉的主要食物是粗纤维的桉树叶,消化比较困难,所以它们会有下树吞食砾石的习性,这一点有点像鸡会吃沙子帮助磨碎食物。
上一篇:给孩子报的他班主任的补习班,现在不想不了怎么办,只看写作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