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学不进传统的经典,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样的经典是否过时了?
孩子,国学,经典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学不进传统的经典,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样的经典是否过时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很浮躁呢?
喜欢好高骛远,喜欢急于求成,但求结果,不问过程。因为这种结果是具象化的,所见即所得,不用思考。年轻人找对象物质化也是这种具象美体现的最常见的表现。这种无法安放的心灵的人多了,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是绝对不利的,因为所有人都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物质文明是丰富了,但是精神上是荒漠。社会上斗殴吸毒的人多与我们的精神荒漠不无关系。你在家时,是拿一个手机一刷一个晚上呢,还是拿本书细细品味,或是写一幅字画来安静一下内心呢?
推广开来,一个只有物质丰富,但精神上是荒漠的民族,我们难以想象这样的民族会有什么自豪感与凝聚力,所有人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
现在大家一看到感人的视频就会掉眼泪,并非是这样的人多了,恰恰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还要感动呢?
看看美国与中国处理疫情,难以想象如果中国按美国方式处理疫情,国家会是什么样?同样你也无法理解美国人为什么会如此做,因为东西方文化不同。
并非中国的就一定好,也不是说外国的就一定差,但是你生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未来的中国想要屹立于世界之上,不需要一群具有强大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吗?
所以,国学经典不仅是增加文化知识,而且也让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三观的认同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这是么强大而团结的民族,这就是国学经典学习的意义所在。
题外话说
一句,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趋势下,光有民族团结是不够的,所以一边要学习文化知识,一边还要学习科学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一起努力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字经、弟子规,都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里面的道理主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字经和弟子规告诉孩子,要想长大成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有规律和有规矩可寻。所以只有家长读懂了三字经和弟子规,才能言传身教给孩子,孩子光靠老师教,孩子光会背作用发挥不大,因此家庭教育很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教育界的开山鼻祖是孔子,他崇尚克己奉公。美国是被认为和东方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一个国家,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先进技术和投资家。巴菲特是公认的保持了最好投资记录的个人,他受益于三个人,一个是格雷厄姆,一个是费雪,在他投资中后期最重要的人物是查理芒格,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忙格在中国的唯一合伙人在穷查理宝典里说,他就是现代的孔子,一个卫道士模样的克己奉公的人物。
其实,万物归一统。所有好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学习经典当然是有必要的。而且,非常必要。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难以理解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国学经典呢?
原因很简单,孩子的周围没有这样的老师,家长和朋友。这并不怪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社会要发展,要运行,必须遵从另外一种社会整体运行的规矩,这种规律和法则未必和传统国学经典的知识相统一。甚至,很多时候相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中间人和代理制度,我们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增加了沟通成本,容易产生更大交易成本。就像,我们明明知道奥姆剃刀原则的存在,很多时候却不得不使用更多的繁文缛节支持社会的运转。
所以,学习传统国学经典最大的意义在于做到真正的修身。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趋近于完美的个体。
孩子学习国学经典的难处不在于背诵,在于理解这种极其矛盾的社会潜规则。即社会运行的机理和个人发展的机理有可能是不相容的。而每个人最终只能依靠个人的成长,才能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做贡献,社会才能最大限度的回报自身。
这些,一方面需要高悟性的父母,老师给孩子引导,一方面又要需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去理解。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没有古人那种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品性修养极高的榜样,所以,他们必然很难理解国学经典的终极奥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然称为经典,必然历久弥新。
不是孩子学不进去,是家长少有这样的意识。
太多家长本身就不了解这些优秀的童蒙书籍,
不知道其内容是什么,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家长都不重视的东西,孩子怎么学进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社会大多数都被现实所迫,为了挣更多的钱,为了房子、车子、体面,都在想方设法挣钱或者往上爬,压力也挺大,各种困难、挑战,还有客户和上级领导的挑剔施压,以及各种不顺,还有多少人静下心来,看破人世间的功名利禄,静下心来研读弟子规、道德经?
上一篇:你和你的老公感情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