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学不进传统的经典,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样的经典是否过时了?
孩子,国学,经典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学不进传统的经典,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样的经典是否过时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传承的经典博大精深。现在各种培训班似乎都可以叫专项训练班,家长盲目的报名,课程使劲的买,但孩子改变大么?似乎影响孩子的还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从这些培训的平台的看,很多都是名校毕业,或心理专家等,比较西化,用西方的理念影响东方的孩子是否妥当,当然不是否定人家。但他们似乎都在问题中找共性,找相似的需求。而非从根本上,从共性中找问题。比如孩子不爱交流,是上口才课就能让孩子乐于沟通么?是不是要从基本的德育,人格的启蒙上去改变孩子,提升他的认知。古代的经典几千年了,为什么孩子不去学,看了就瞌睡,为什么现代的学校除了数理化英语科学啥的,缺少这种德育的启蒙。是家长孩子都不需要么,还是的确就不感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代,也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大机遇时代。那么,这样的一个时代带给人们当然也包括孩子们最好的礼遇是什么呢?
英国生物学家在《天演论》里说得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今天也说“存在即合理”。这些不都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适应生存的环境吗?
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的环境呢?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迅猛来临的大局面。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给孩子们开启了崭新的天空,“新桃换旧符”的时间越来越快,孩子们如果一天不适应,就会被时间和知识甩掉队伍,有成为时代弃儿的可能。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成年老年弃儿呢?当家长的总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去步这些弃儿们的后尘吧?所以孩子们学习新知就存在有应接不暇之力,哪有时间和心思去关注与自身学习关系不大的所谓经典呢?
在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和甄别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和糟粕,应该“吸取精华”而继承,不应该把落后的甚至迷信的东西当成圭臬,更不能把古人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宣扬的愚忠思想当教材。因此我们可以反观《弟子规》、《三字经》等古文中到底有多少精华的东西存在并可以吸取的呢?
所以,盲目的迷信和糊涂的崇拜都是不足取的,而一味地否认和偏执的信仰更是可怕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经典文化永远不过时哦。今年全国卷作文题均涉及古文经典内容。尤其是全国Ⅰ卷,更是完全从中国传统经典故事中取材立论。网友纷纷感叹。没点文化,连作文题干都看不了。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代代相传根植在人们骨子里,塑造了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传统文化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点难度,那么怎么帮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呢?
小朋友在小的时候,比如1-10岁,只听录音就可以,大约四岁半以后,可以教小朋友指读。注意,要用字比较大的书。打个比方,小朋友会被道德经了,只要教他们指读第一章,后面的他们就会自己指读了。大人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早起一睁眼,打开播放器,晚上睡觉的时候,播放器催眠。小朋友玩儿的时候,也放着就可以就这么简单
还可以看优秀的动画片。这些采用动漫形式,深入挖掘了“经典”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等生动故事传递传统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学学习几点忌讳。
1.很小就学,不求甚解。从考试角度,中考才涉及简单的古文,急什么。从教育角度,三观形成是小学阶段,幼儿园的懂什么。
2.不解释的背诵。机械记忆只能让孩子厌倦。吟唱的朗读,讲故事的形式,重点字的反复讲解,全文的理解。
3.脱离背景讲古文。没了时代背景,没了作者经历,一篇干巴巴的文章有什么用。不讲诸葛亮生平能懂出师表?脱离战国背景怎么就不能“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了?不讲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能体会卖炭翁的悲惨?不讲盛唐繁华能走进“云想衣裳花想容”?
文章不是孤立的,背景才重要,走进作者的世界才重要。
4.把古文的全部用于现代。古文可以指导现代人处事,古文也有大智慧,半部论语能治天下。但不是让你学《孝经》中祭祀先人的规矩,不是让你真的“程门立雪”“卧冰求鲤”,学其真意,不是表面。
大多数培训班的老师都不是真正懂国学的,他们也教不好。国学要么家长深入学习自己教,要么期待高中遇到一个好老师,带你入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国学经典过时了,反而现在国家还加大力度推荐学生学呢,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啊!
国学经典一般来说可以囊括为经史子集类书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的记录与传承者。
国学是一种美的教育。
中国当今社会对于具象美的发现并不缺乏,反而缺乏象中家这样意境的美。意境的美是需要有历史文化去追溯的。一个元代的青花瓷碗在不了解文化的人眼里就是一个普通的瓷器,大不了就是能换钱的宝贝,但是在懂得欣赏它的人眼里,它就是一个无价之宝,它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岂止是一个瓷碗而已。
懂得欣赏美的孩子,会用一生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美,即使困苦,他也认为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后的甘甜也是一种美。
上一篇:你和你的老公感情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