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文人不爱钱,武人不怕死是什么意思?
武人,不爱,文人文人不爱钱,武人不怕死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人不爱钱,武人不怕死。”这句话出自《宋史·岳飞传》,当时的宋朝朝廷腐败,文官贪污成风,武将贪生怕死。
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才能太平?
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意思是:文官不贪图钱财而使得朝纲混乱,武将身负保家卫国的重任,上了战场能奋勇杀敌,而不是贪生怕死,这样国家就太平了。这句话背景是宋朝这个时代,文人,武人特指为官的文臣和武将。
如果泛指天下文人,小可有不同看法
是人都爱钱,古时候如李白这样的大文豪,视钱财为无物,那是因为别人家境殷实,从不需要为了生计发愁。
如果是取之有道的钱,我觉得爱钱没有错,不能因为文人的气节,觉得做教书先生、替书馆抄书、代写信件、卖字画等是丢面子的事情。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要有“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
武人不怕死
岳飞作为武将既做到了不怕死,又做到了不爱财,自己的俸禄没有用于添置产业,全部用于慰劳麾下普通将士。可惜生不逢时,虽未战死沙场,却落得个被斩杀的命运。
如果为官者真能做到,不贪财,不怕死,那真是百姓之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古至今,讲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所以文官不爱钱是指文官在治理国家过程中不贪赃,不收受贿赂。这样,国家礼制不乱,法制有力,社会平和,人民才会富足,国家安定。
武人不怕死,一一当国家处于危难,外族入侵时,作为保家卫国的武人一一军队(也指练武之人)要不畏生死,勇敢迎敌,战斗。这样,敌人就会畏惧,不敢随便“造次”,从而保障了国家安全,保护了家人的利益。
所以文人不爱钱,武人不怕死就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意思。
这是我的看法,不知对不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的意思是文人写文章作诗为的不是钱财 而是一种爱好兴趣或者是抒发自我的一种方式。武人不怕死说明了练武之人的修养,在于强身健体,报效国家,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和胆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的出处来源于岳飞,《宋史•岳飞传》载:“帝问何时得太平,飞曰‘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明末,志士吴钟英仰慕岳飞,将“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勒石,立碑于汤阴岳飞庙内,供世人瞻仰。从此,“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名句,遂广为流传。
这是一种理想的爱国主义思想状态。形容文官不贪财,竭心尽力为国施政,武官不贪生怕死,贪图享乐,战场上英勇杀敌。在这样的状态下,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来所追求的浪漫主义情怀。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显示了这种情怀,也是中国历代先贤所追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文人不爱钱,武人不怕死?
民间传说,有的人就是带着使命而来。
这种人把个人名利看得很轻,所谓书生意气、侠肝义胆,可以说是社会中的一股清流,也可以说是一种另类。
所以古代就有了落魄书生仗义执言、铁骨铮铮拔剑相助的故事。
这句话说上升到江山社稷的高度就是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出于岳飞,《宋史•岳飞传》载:“帝问何时得太平,飞曰‘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明末,志士吴钟英仰慕岳飞,将“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勒石,立碑于汤阴岳飞庙内,供世人瞻仰。从此,“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名句,遂广为流传。
意思就是做官者不为私利左右,不管文官贪钱,也好还是武官惜命也好,都是为私欲。私欲大了,各方纠葛就多了,就要影响对一些事的考虑,凡事考虑各方瓜葛中的自己的利益,被利益绑架左右的结果可想而知。
也只有抛弃私欲,才能凡事出于公心,考虑盘算的更远,因此就有了文人不爱钱,武人不怕死的理想。
这种理想,来自种从属内心的捍卫,可惜的是纵观历史即使有,最后不免沦落为贪生怕死,贪财如命者的嫁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