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村懒惰的人国家该不该扶持他?
的人,贫困户,国家在农村懒惰的人国家该不该扶持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在农村懒惰的人,国家该个该扶持?我看不要扶持,因为四肢健全,好吃懒做;平时吃上顿没下顿,这种人没办法扶持;如果扶持他,他也只有亨受,不懂去行动;越扶持他越懒惰,反正不做,国家有救济款;现在农村就有一部份人,身体健壮吃底保户,一年到头听说一个人有5千,全家从父母儿女一起有2万左右;亨受国家补贴和扶持,他本身就懒,有这样优越的条件;那他更不想动,反正有国家扶持和补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该扶持,该圈养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农村那些确实有劳动能力而不去做事的人致使自己家庭生活贫困的,首先要批评教育,使其端正态度对自身的缺点有深刻的认识并且有积极改正的姿态和行动,政府应适当适时的给予扶持与鼓励,助力其逐渐走上自力更生的致富之路。改变他们的思想,击发创造力,这个潜力是巨大的持久的,是农村整体脱贫致富工作中不可缺少不可轻视的一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名云南女扶贫干部“发飙”的视频曾引得无数喝彩,扶贫扶懒汉刺痛了公众的神经。
下面举几个扶贫干部头痛的“懒汉”的例子:
1.四个儿子“懒养”老父亲。
在一个有965人的省定贫困村,今年70岁的唐某某有5个儿子,4个大点儿的儿子成家后自立门户。唐某某与未成家幼子在同一个户口本上,而幼子多年前外出打工,下落不明。老迈体衰的唐某某现在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4个儿子认为国家有政策,其父脱贫是国家的事,是各级干部的事,
开始以已分家为由,对唐某某在经济上、生活上彻底不管不问。迫于无奈,当地只能在2014年将唐某某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们都说,唐某某的儿子们如果能尽到起码的赡养义务,每人每月拿100元生活费,唐某某月收入就有400元,就能脱贫。结果先例一开,附近村子家里有老人的都忙着分家,把老人单独分出去,
干部苦于和这种“分家比着来、争当贫困户”的歪风作斗争。
2.把扶贫鸡当下酒菜。
有政府为每一个的贫困户都发了100只小鸡,让他们进行养殖,并且还给他们购买了饲料,帮助修建了鸡舍,可以说如果不发生瘟疫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事情,但是有这么一个贫困户,他每隔几天就杀一只小鸡做下酒菜,
每天都是醉醺醺的,靠着帮付款“逍遥”度日。
3.把建房当作干部的事。
还有这样一个贫困户,国家为了让贫困户住上安全的住房,出钱出材料找人帮贫困户进行修建房子。对于自己无法修建房子的贫困户来说,这真的是“祖上积德”了才有那么好的事,可一些贫困户却当起了甩手掌柜,什么事情也不干,还找各种理由进行偷懒,能大摇大摆、理所当然的入住新房子。
4.将帮扶资金用作赌资。
有一个五保户,身强体壮,嗜赌如命,将政府每个月发给他的五保金全部拿去赌博,往往输多赢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冬天的时候也没有钱买煤炭,只能上山砍一些木柴用来取暖,政府专门负责扶贫的同志给他送的木头做的饭桌也被他当作柴给劈了,用来烧火了。
脱贫攻坚工作中确实这样的懒汉贫困户,他们安于现状什么都不想干,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这些懒汉贫困户行为助长了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也极大地挫伤了基层干部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避免“养懒汉”现象,要找准病灶,开出精准药方。正如一些帮扶干部所说的:“没有扶不起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避免“养懒汉”现象,根本是要打开贫困户的心结,培养志与智等内生动力。破解“懒汉”问题,属于扶贫中的“扶志”层面上的,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就能解决的问题;破解“懒汉”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要摒弃“速效”思想,要有极强的耐心,要立下愚公志,坚定滴水穿石的信念,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精神,才能为解决“懒汉”问题培育深厚土壤。
总之,不“养懒汉”,但不是不管“懒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希望工程中的那个大眼睛小女孩?
当时因为记者无意中的一张照片,使她成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小姑娘名叫苏明娟,当时8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靠养猪,种田和打鱼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农村生活。后来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顺利的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据说现在已经是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了。
说实话,当初如果没有希望工程和好心人的帮助,苏明娟能否走到今天这个样子还很难说。但是,即使当初有了希望工程和好心人的帮助,如果她自己不努力的话,肯定也走不到今天这个样子。
上一篇:25岁的女朋友爱打游戏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